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苑之战

沙苑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之战役。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正月,东魏军兵败潼关后,丞相高欢为雪耻,乘西魏丞相宇文泰攻占恒农(今河南灵宝北)之际,亲率20万军进攻西魏。闰九月,高欢军自壶口(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畔)经蒲津(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过洛水,进屯许原(今陕西大荔南)西,直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宇文泰闻讯亲率万人自恒农回师渭水南,征诸州兵迎战。为及时阻止东魏军逼近长安,乘其远道奔袭兵疲之机,不待州兵齐集,即令部卒造浮桥于渭水,轻骑渡渭。十月初一,进至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与东魏军相距60里。宇文泰派部将达奚武领数骑穿东魏军服侦察敌情后,决定在沙苑以东10里苇深土泞的渭曲设伏,以部将赵贵、李弼率众分置东西,背水列阵以待。次日午后,东魏军进入伏击区,见西魏军少,未等列阵便争相进攻。宇文泰伏兵奋起,骠骑大将军于谨领六军配合作战,李弼率铁骑横击,大破东魏军,高欢仅率数骑脱逃,宇文泰追至黄河畔,选甲士2万留守,班师。此战,宇文泰等根据地形特点,设伏歼敌,获得大胜。高欢骄傲轻敌,丧失甲士8万,弃铠仗18万,使东魏实力大为削弱。

猜你喜欢

  • 法成

    吐蕃僧人。生活于大约833—859年左右。佛经翻译家。早年居吐蕃,后移居沙州(今敦煌)、甘州及张掖一带。出身桂氏族,全称“桂·却楚”,意译“桂·法成”。在其所译佛经上署名“大蕃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

  • 北大王院

    见“大王院”(79页)。

  • 青阳文集

    见“青阳先生文集”(1282页)。

  • 尉迟敬德

    585—658唐初大将。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先世鲜卑尉迟氏。隋大业(605—617)末,从军高阳,积阅为朝散大夫。后随刘武周为偏将。武德三年(620),降唐,引为右一府统军。曾从李

  • 六城

    清代新疆地区名。见《西域图志》。《西域闻见录》称“六大回城”,指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克苏、库车、英阿萨尔(今英吉沙)、和阗(今和田)。

  • 六祖坛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法海集,记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西夏文译者佚名。手写、草书,存十数页。背面为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或二年(1070)瓜州审案记案。译文内容与

  • 宽宽两库

    东乡族语音译,意为“绣花绑带”。旧时东乡族妇女腿饰。至清末民国初年,尚流行于甘肃东乡族地区。时东乡族妇女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后面开小叉,中青年妇女用此绣花绑带束住脚管,作为装饰。今已不用。

  • 吴十

    见“耶律吴十”(1312页)。

  • 杜光辉

    清代抗法将领。广西防城县沥尾人,京族。中法战争爆发后。率领沥尾、巫头等地京族和邻近汉族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黑旗军”,同法国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斗争。因其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败侵略者的武装进攻。一次,所部

  • 八部帅

    北魏初期官名。天兴元年(398)八月,制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各置一帅以监之,统称“八部帅”(《资治通鉴》作“八部师”)为武秩。由宗室八姓子孙担任。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