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汪古

汪古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属突厥语族,主要来源于沙陀突厥、回鹘余部。辽、金时散居于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地区。因邻近汉地,受汉族、契丹、女真影响,在蒙古各部中经济较为发展,故被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以别于“黑鞑靼”或“生鞑靼”。先为辽朝属部,为辽守卫州塞。辽末,部长床古儿受封为“详稳”。金兴起后,隶属于西北路招讨司,金章宗时,为金朝守卫净州以北边墙。南宋嘉泰三年(1203),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自动归附蒙古,发兵会合蒙古军同攻乃蛮。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本部五千户成为千户长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的封地。嘉定四年(1211),成吉思汗伐金,充向导。后为木华黎国王所率征金主力之一。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后裔在元代被封为高唐王、鄃王、赵王。领地包括集宁、净州、砂井、德宁等城,设四路,自选官吏治理。世与蒙古皇室联姻,尚公主或诸王女。其人多信奉聂思脱里派基督教(景教)。主要经营畜牧业,少数人会种秫穄,被称为“种田白达达户”。

猜你喜欢

  • 羌族巫师名。羌语音译。尊称“阿爸许”,又称“释比”,俗称“端公”。有较高社会地位与威望。专门从事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婴儿命名、死者安葬和超度等活动。仅限男性充任

  • 苏隐

    见“萧匹敌”(1992页)。

  • 刀贡蛮

    明代云南南甸傣族首领。百夫长刀贡孟之孙。建文三年(1401),祖卒,袭南甸百夫长。永乐五年(1407),入贡方物马匹,钦命升任腾冲千户所(治今云南腾冲县)千夫长兼试千户。请照湾甸州刀景发例,另立衙署,

  • 夺里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夺里剌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瓦里。另有“夺里懒”一词,作人名,《辽史·后妃传

  • 卡些

    拉祜语音译,“卡”为“村寨”,“些”有“为公社作主”之意。旧时云南拉祜族地区的村寨头人。每个村寨皆有,原由群众选举产生,条件是热心为群众办事,为人公道,能说会道。负责管理寨中公共事务,下设“卡列”一至

  • 杨岐珍

    1836—1903清末将领。字西园。安徽淮南(今寿县)人。回族。道光二十九年(1849),随父佐理寿州团练,因御苗春霖有功,授都司。后随父募勇投清营李鸿章部征捻军,转战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光绪

  • 瓢约

    藏语音译,意为“小头人”。参见“达诺”(723页)。

  • 通颊

    藏语音译。吐蕃在甘、青藏区的一种行政军事建置。松赞干布时在今积石山一带建有“通颊九部”,属“下勇武部”管辖。初建11个千户所,称“苏毗如通颊汉户十一千户所”。后于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

  • 喻寒波充

    藏语音译,意为“小整事”或“小整事大相”。吐蕃官名。相当于唐官职中之副“监察御史”或“谏议大史”。参见“喻寒波掣逋”(2205页)。

  • 达赖喇嘛十三世

    见“土登嘉措”(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