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弥邕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
明代蒙古兀良哈三卫属部首领。简称史二。蒙古族。原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外,与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为邻,互相仇杀。嘉靖(1522—1566)中,率部投明朝,被安置于龙门所(在今河北
即“慕容觊”(2438页)。
见“赫连勃勃”(2423页)。
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世居乌苏(今吉林省伊通县)地方。崇德三年(1638),从征明山东,克济南府,赐号“巴图鲁”。四年,授牛录章京世职,加半个前程。六年(1641),随军围明锦州,屡立战功
藏语音译。义译为“需要的人”。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的※“堆穷”相似,是头人或大※“差巴”的附属户。地位低于一般差巴。一般不占有份地,仅由领主或大差巴给予一小块“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颈长,敞口如盘状,故名。整体细长,广肩,鼓腹。为运水器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热水二八地辽墓壁画绘有契丹妇人用此瓶背水的情景,背景是毡庐和毡车,是一幅典型
契丹中央官署名。辽太祖天赞五年(926),契丹灭渤海后,对渤海实行“因俗而治”的特殊政策,在中央置“渤海帐司”,掌渤海王族事务。据《辽史·百官志》,属北面诸族帐官。官职有“渤海宰相”、“渤海太保”、“
13世纪藏族翻译家。首次将印度檀丁的修辞学名著《诗镜》全文译成藏文。之后,其弟邦译师洛卓丹巴首先以此书讲学,西藏遂开学习《诗镜》之风。继之,藏族学者纷纷注释原文,并结合藏族语言特点,形成自己的修辞学著
黄帽派喇嘛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邻。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朝政府为庆祝玄烨60寿辰,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寺南向,形制仿汉式建筑。前有天王殿。继进为前殿3楹、左右配殿各3楹。正殿七楹,左右配
见“明里也赤哥”(1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