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柯尔克孜语

柯尔克孜语

我国柯尔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黑龙江省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14万多(1990年)。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地有247.3万(1989年)人使用这种语言,汉语习惯上称之为“吉尔吉斯语”。柯尔克孜语在类型上属于粘着语。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个短元音;除a和i外,其它6个各有一个相应的第二性长元音;元音和谐十分严整;有23个辅音音位;有些辅音清浊对应;词首的dʤ和同语族一些语言词首的j相对应;没有辅音w、h;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词尾可以出现少量的复辅音;重音通常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在语法方面,多数构词和构形附加成分因元音和谐律的要求不论是宽元音性的还是窄元音性的都有四种元音不同的变体形式;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和谓语性人称的范畴;形容词有加强和弱化形式,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个等级;缺少量词,数词通常可以直接用于名词之前;有后置词;动词有数、人称、态、时、式等范畴和形动词、副动词、动名词等形式;有特有的助词ele“只、仅”;有由动词加r—a/—j再加elek“未曾……的”构成的过去时形动词否定形式。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根词多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和合成法;畜牧业词汇十分丰富;阿拉伯语、伊朗语借词较少。柯尔克孜语以克孜勒苏河为界可以划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北部方言是文学语言的基础方言。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也有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是其标准语的基础方言。现行的柯尔克孜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右向左横写。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现行的吉尔吉斯文是一种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保子帝

    约春秋末※蜀人首领。名芦保。卢帝子。为蜀国开明氏第三世王。曾帅众攻至青衣羌之地(在今四川芦山县),称雄于僚、僰。

  • 赤谷城

    西域古城名。见《汉书·西域传》、《魏书·西域传》。《新唐书·地理志》作赤山城。汉代为乌孙国大昆弥(王)治所。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曾遣长罗侯常惠率领三校军士屯田赤谷。南北朝时,乌孙西迁葱岭前

  •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书名。近人徐嘉瑞著。初版于1949年,原名《大理古代文化史》。1962年经作者修改,1978年由中华书局再版。内容有关云南大理地区的古代文化,上溯远古,下迄宋代,尤以南诏、大理国文化最详,书中引用了不

  • 长秃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第八子。初部众300余,居界岭口(在今河北长城东段)塞北,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嘉靖(1522—1566)中,中,屡与察哈

  • 嘉色仁波切

    青海郭隆寺(佑宁寺)创建者。全名嘉色屯月曲吉绛措。藏族。西藏达布地区人。随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在达布扎仓学经,从三世达赖、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学习佛典。后赴彭域久波山,在凯珠琼波修道处修行,取得许

  • 徒单克宁

    ?—1191金大臣。本名习显。女真族。徒单氏。汾阳军节度使况者之子,左丞相※完颜希尹之甥。其先金源县(治今辽宁朝阳县西北喀喇沁)人,后徙居比古土之地,后随猛安徙山东,占籍莱州(今山东掖县)。善骑射,有

  • 讷都六设

    又作纳都六设、讷都陆。号曰突厥都六。突厥阿史那氏先祖。相传为伊质泥师都之子,兄弟4人,居长被共奉为主。有10妻,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者为其小妻之子。都六卒,诸子于大树下共为誓约:向树跳跃最高者共

  • 故国壤王

    高句骊国第十八世王伊连的谥号。伊连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继位,十七年(392,一作十六年)死,葬于故国壤,国人因其葬地加此谥号。

  • 祭天金人

    匈奴祭祀用偶像。其俗敬天,无一事不归之于天,单于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击败西域诸强族也称“以天之福”。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韦昭语:“作金人以为祭天主。”又引崔浩云:“胡祭以金人为主,今俘图金人是也

  • 小丑

    蒙古国弓匠,唐兀氏。蒙古将朵罗台之孙。太祖成吉思汗平定西夏,搜罗诸色人匠,以所制弓进献,太祖赐名怯延兀兰,任其为怯怜口行营弓匠百户,徙居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卒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