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克修

李克修

860—890

唐末将领。字崇远。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侄,朔州刺史李德成子。少善骑射。中和二年(882),随从兄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任奉诚军使,从入关为前锋,破黄揆于华阴,败尚让于梁田坡,战黄巢于光顺门,升检校刑部尚书、左营军使。后为昭义军节度使。光启二年(886),出师山东,克邢、洛,拔故镇,擒吕臻,乘胜进围邢州。后与李罕之合势进攻河阳。文德元年(888),设伏于辽州之东山,大败奚忠信军。龙纪元年(889,一说大顺元年,890),克用巡潞州,以供帐营膳不厚,受笞,惭愤发疾。次年三月,卒于潞之府第。庄宗李存勖即位,追赠太师。

猜你喜欢

  • 都官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都管伯克、都观伯克。“都官”,维吾尔语,意为“公署”。职司经理各处公文传递、记档、公物的分散、集中及外方来使供给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

  • 和阗

    见“于阗”(58页)。

  •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

  • 大辽

    即“大辽水”(81页)。

  • 忽亦勒答儿

    见“畏答儿”(1656页)。

  • 兀良合

    即“兀良哈”(108页)。

  • 麻普

    即“马步”(156页)。

  • 明边墙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 蜗牛脍

    古时壮族民间风味食品。流行于广西山区壮族民间。制法:将山林中捡回的大蜗牛,用煮开的米汤烫死,把蜗牛肉取出,去内脏、洗净,用竹刀将蜗牛肉切成细片,加油、盐、葱、姜等调料,入锅炒熟,即可进食。其味鲜美脆嫩

  • 尔阿个索坡策

    彝语音译。意为土地出租者不供应种子,佃种者交纳粮食产量的1/3为地租。旧时流行于四川凉山美姑巴普、三河以达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的一种剥削制度。属于实物地租活租,多实行于高山轮歇地,休耕期间不纳租。出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