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明安达礼

明安达礼

?—1669

清朝大臣。科尔沁人。隶蒙古正白旗。西鲁特氏。博博图之子。天聪元年(1627),袭父三等轻骑都尉,兼管佐领。崇德三年(1638),以护军参领衔随贝勒岳托征明,毁边墙而进,同都统伊拜克南和县。六年(1641),随军围锦州,叙功进二等轻车都尉。七年,随贝勒阿巴泰征明,攻蓟州,逼燕京,略地山东。八年,屡败明兵于螺山等地。因功擢礼部参政兼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关,败李自成起义军。二年,从英亲王阿济格于延安镇压李自成起义军,招抚凤翔等府30余城,定陕北。三年,以兵部侍郎衔随豫亲王多铎败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五年(1648),擢正白旗蒙古都统。七年,授兵部尚书,后列议事大臣,晋二等子。十年(1653),以徇隐事罢尚书,降世职。十一年,统军败俄罗斯兵于黑龙江。十三年,授理藩院尚书。十五年(1658),拜安南将军,驻防荆州。十六年,郑成功进兵江宁(今南京),他率师赴援,于三山山峡败郑成功将杨文英部。移师浙江,驻防舟山。十七年,复授兵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加太子太保。六年(1667),调吏部尚书。旋因疾致仕。卒,谥敏果。

猜你喜欢

  • 散只兀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山只昆、珊竹、撒勒只兀惕。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之兄不合秃撒勒只之后裔。辽、金时,分布于今呼伦湖以东的辉河与伊敏河上游地区,与※合答斤(合底忻)部

  • 伊什普林赖巴勒楚尔札木卓

    1725—1748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三世。雍正二年(1724),二世罗卜桑岱青圆寂后,经寻访,他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是为三世。乾隆十三年(1748

  • 钤部

    西夏军职名之汉译名,又称敢卜、绀孛、臧卜、甘卜、甘普等,多指地方守将军职,西夏人多以此为名。一说采自吐蕃“赞普”之徽号而用之。

  • 南院行官三司

    西夏官署名。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2都案,4案头。

  • 没速鲁蛮

    见“木速蛮”(257页)。

  • 拙赤合撒儿

    见“合撒儿”(835页)。

  • 掏心式宰牲

    古代蒙古族屠宰牲畜和野兽的方式。亦称破腹取脏。其起源与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及长期生活实践有关。佛教传入之前蒙古族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把动物的头、气管和心肺合称为※只勒都,是动物的灵魂所在,代表整体,不能分

  • 蒙旗宣慰使公署

    简称“蒙宣署”。1938年5月成立。设于榆林东山宏景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稳定内蒙古局势而设置的机关。主要职责为宣传政令、联络各蒙旗,加强关系,调解争端等。非一级行政组织。由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

  • 骑都尉

    清代八旗内爵名。乾隆元年(1736),由※拜他拉布勒哈番改称,位列轻车都尉之下,云骑尉之上,正四品。参见“拜他拉布勒哈番”(1665页)。

  • 多尼

    1636—1661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豫亲王多铎之子。崇德七年(1642),封多罗郡王。顺治六年(1649)父卒,袭亲王爵。八年,封信亲王。九年,因睿亲王多尔衮获罪,受牵连降郡王,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