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地

旗地

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始于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行“计丁授田”,每一成年旗丁授田6垧。后继续推行此制,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1662—1722)初年,清政府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圈地,共圈占畿辅官民田地16万余顷,各地驻防八旗亦进行圈占,分别授予八旗成员。此畿辅旗地、驻防旗地和入关前巳圈占的盛京旗地即构成清代文献中所说的“八旗旗地”。分为4类:皇庄,亦称官庄,为皇帝私产,有内务府官庄,盛京户部、礼部、工部官庄及三陵所属官庄;王庄,即八旗王公贵族的庄园;官员庄田,即八旗官员占有的土地;兵丁“份地”,即八旗兵丁按丁分给的土地。官员庄田和兵丁“份地”称为“一般旗地”。清初圈占的旗地又称“老圈地”,免除田赋。以后八旗人员另行垦荒的“旗余地”、“升科地”等,则需按亩上交田赋。清初禁止“旗民交产”,不准汉人典买旗地。但至乾隆四年(1739),畿辅“民典旗地已不下数百万亩、典地民人不下数十万户”。嗣后,畿辅、奉天和吉林的旗地大半都典卖与民人。咸丰二年(1852),清政府公布“旗民交产章程”,允许将关内旗地卖与汉民。此后时行时止,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已准许“旗民交产”,汉民不仅可典买关内旗地,亦可典买关外旗地。同年,丈放锦州官庄,庄头、壮丁、佃农只要交银,同样可以买到庄地。民国初年,关内外的皇庄、王庄相继丈放。奉天实行“田赋划一”(旗地民田按同一税率纳税)。至此,旗地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曲夷

    文献对独龙族的旧称。参见“独龙族”(1708页)。

  • 彭玕

    唐末吉州土官。吉州(今江西吉安)庐陵赤石洞蛮首领。曾为胥吏,因蓄有大志,辞职归农,在家乡王岭山破家鬻产,打造刀枪,制作甲胄,与兄弟倡率义师,以自卫乡里为名,招收武勇之士500余人。立偏裨,设号令,雄踞

  • 青海辉特部

    蒙古部名。清代青海辉特人专称。首领为卓哩克图和硕齐之裔。康熙(1662—1722)中,为避噶尔丹乱自准噶尔移住。初隶青海和硕特部,后以罗卜藏丹津反清,自为一部,建札萨克。袭贝子品级辅国公。归西宁办事大

  • 乌维单于

    ?—前105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伊稚斜单于子。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嗣立。时汉用兵东越、南越,未遑北顾,单于新立,亦未扰汉,边境暂安。五年(前112),与西羌约攻汉,兵入五原(郡治九原在今包头市

  • 洮热

    赫哲语音译,意为“神杆”。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中的萨满(巫师),在其住房西侧立神杆3根或4根,作为祭神献供物之处。立3根的,中间一根高一些,长丈余,上绘有蛇、龟、虾蟆、,四脚

  • 四柱棚

    见“德利”(2517页)。

  • 益宗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 天赞皇帝

    见“耶律贤”(1302页)。

  • 北周孝闵皇帝

    见“宇文觉”(897页)。

  • 石抹仲温

    ?—1219金朝末期将领。本名老斡。契丹族。懿州胡土虎猛安人。早年为护卫十人长、太子仆正。迁同知武宁军节度使事、宿直将军、器物局使。以造马鞍亏缺,章宗宽赦其罪,改左卫将军,迁左副点检。明昌五年(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