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绶

文绶

?—1784

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雍正十三年(1735),由监生授内阁中书。迁礼部员外郎,改内阁侍读。乾隆十一年(1746),出为甘肃凉州知府。累迁山西布政使。三十一年(1766),因事夺官,戍军台,旋授道衔,往哈密办事。三十三年,授河南巡抚,调陕西。三十六年(1771),以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内附,奉命赴齐齐哈尔犒劳,授陕甘总督。三十七年,奏请于巴里坤、乌鲁木齐等地招民垦地,六年升科。调四川总督,因袒护明德布婪索,夺官,往伊犁效力。三十八年,征金川军败于木果木,命其以头等侍卫职赴金川佐富勒浑治军。旋授湖广总督,仍署四川总督。四十六年(1781),以因循贻患,夺官,往伊犁效力。四十八年,释归。

猜你喜欢

  • 楚固拉干

    蒙古语音译,意为“会盟”。又译作“丘尔干”。也即在封建割据时期,大小封建主之间的一种集会,盟主由实力雄厚的封建主担任,实为蒙古诸部封建领主临时议事机构。始于何时,各说不一。集会地点由参加者事先商定,其

  • 信苴隆

    即“段隆”(1694页)。

  • 中华苏维埃博巴政府

    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乾宁、道孚、甘孜等县时,先成立县、区、乡三级博巴(藏语音译,意“藏人”)政府后,于当年6月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管辖数县的藏族民主政权。设于甘

  • 平桂纪略

    书名。清军镇压广西各民族农民起义纪事。4卷。清苏凤文(字虞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汉族)撰。成书于清末。内容以时间为序,记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广西境内各民族农民革命情况及清军镇压之始末。为研究广西

  • 李正己

    733—781唐朝官员。高丽人,本名怀玉,受赐改名。生于平卢(治今辽宁朝阳市),服役于唐军,为平卢军裨将侯希逸下属。乾元元年(758),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卒,因希逸为其姑母之子,与同僚共推之为平卢军帅,

  • 褚来四

    傈僳族抗英首领。云南泸水县人。傈僳族。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英国殖民主义者派郝滋上校率领2千侵略军以武力强占中国片马,为收复失地,片马各村寨傈僳族头人来墨夺扒组织“蓑衣兵”抵抗英军,他亦在

  • 髡发

    契丹民族男子的一种典型发式。头顶头发剃光,两鬓各留一绺长发,由耳前(或耳后,或至耳轮分开一前一后,至耳垂合拢)垂于肩上。有的前额留短发,似八字向两边分开;有的前额剃光,不留发。辽墓出土墓画多有形象的反

  • 蒙文总汇

    书名。又称《蒙古文汇》,为蒙满汉合璧词典。清咸丰元年(1851),蒙古学者赛尚阿编著。共16册。此外尚有额尔德尼编著的17卷本及固什喇嘛校订的12卷本,均于光绪年间出版。该书对后来的词典编工纂工作有较

  • 完颜斡鲁

    ?—1127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女真族。完颜氏。金景祖孙,韩国公劾者次子。康宗乌雅束初期,助斡带攻含国部斡豁,拔其城。以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今朝鲜咸兴以北,东朝鲜湾西北海岸一带)亦筑九城与之对抗,

  • 吉囊

    ①(1506—1542)明代蒙古右翼济农(亲王)。小名库蔑里,尊称衮必里克墨尔根,明朝人以其尊称(墨尔根)、封号(济农)译作麦力艮吉囊、己宁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长子。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