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文海

文海

①西夏文字书。著者不详,成书约在西夏早期。原书有平声、上声、杂类三部分。现存为12世纪中期木刻本,已残,蝴蝶装,页面29×18厘米。上声部分全佚,平声、杂类有部分残缺,计有110页,3000多字条。每页版口分别标有西夏字“文海平”、“文海杂类”以及页数。每面各有7竖格,被注释字占满格,注释字较小,双行占一格。平声97韵,每韵中所属字以声母和介音的差别为序。同音字集为一组,各组间以小圆圈相间隔。无同音字者为独字。据另一部西夏文字书《文海宝韵》知上声有86韵。杂类则是平、上两部分的外篇,其中又分平、上两类,每类内以声母九品音分部。每一字条注释分三部分。首以4个字分析字形构造,多采用合成法。合成时可选用一个字的上部、下部、左部、右部、中部、大部或全部。次以较多的字解释字义,常用解说字义、组成词组、同义词、反义词相注,指明类属和用途等方式。最后以反切法注音,同音字组中反切上下字标在第一个字下。体例上兼有《说文解字》和《广韵》的特点。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和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1909年出土于我国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69年苏联К.6=克平和Е.И.克卡诺夫等出版《文海》一书,刊印影印本并翻译、研究。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有汉译文、索引和原文影印件的《文海研究》。 ②(?—1899或1900)清朝大臣。字仲瀛。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以翻译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侍读。光绪九年(1883),转御史。建议培养人才,宜令中外大臣杜徇情,励廉耻,以植其本,被采纳。十四年(1888),官贵州安顺府,调贵阳。二十二年(1896),数迁至按察使,加副都统,充驻藏办事大臣。恩威并用,使川藏孔道之博窝等地稍安。二十五年(1899),因病入川治疗,卒于途,依尚书例赐恤。

猜你喜欢

  • 右相

    官名。①中原王朝常设左、右相辅佐国王。《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 ②渤海王国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曰西台,更中书令曰右相。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

  • 徒跣

    见“跣足”(2358页)。

  • 马尔赛

    ?—1669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顺治七年(1650),袭父谭拜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管梅勒章京事。九年,恩诏加世职一等。十五年(1658),从征贵州,获胜。十六年,至江南征郑成功。十

  • 达头可汗

    西突厥可汗。又作达度、地头。名玷厥。阿史那氏。※室点密可汗之子。原为突厥汗国西面可汗。早年随父征柔然、哒,立有战功。北周宣政元年(578),率兵攻肃州(今甘肃酒泉),因于阗、挹怛等反,

  • 阿雷泉会盟

    蒙古国建立前与铁木真(成吉思汗)抗衡的诸部联盟。宋庆元六年(1200),蒙古部铁木真与克烈部王罕大败泰赤乌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声威大振,诸部皆畏威不安。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一说

  • 赖和木图拉

    ?—1765清乾隆年间乌什起义首领。又译赉哈木图拉、赖黑木图拉、喇依罕木图拉。维吾尔族。新疆乌什人。四品伯克额色木图拉子。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奉乌什办事大臣素诚、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命,运送沙枣

  • 完颜乌禄

    即“完颜雍”(1147页)。

  • 暗伯

    元朝大臣。一作俺伯、阇伯等。唐兀人。初入宿卫,性坚毅,有大志。曾赴敦煌迎亲,受兵阻不得归,乃客居于于阗宗王阿鲁忽之所。因助世祖使者薛彻干逃归,后元帅不花帖木儿攻于阗时,委以枢密院客省使。至元二十四年(

  • 梅勒特

    见“蔡阳蛮”(2443页)。

  • 扎杜

    ?—1797清嘉庆初云南各族抗清斗争首领。拉祜族。威远(今景谷)人。嘉庆元年(1796),威远牛肩山一带饥荒,清统治者仍不顾各族人民死活,征敛不休,遂率众举行起义,反对清廷,袭击官府及清军粮仓,分粮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