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萨喇卫,并说清代萨喇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县)南,与图们江布达山相近。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萨喇卫,并说清代萨喇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县)南,与图们江布达山相近。
官名。明代设京卫、外卫指挥使司,置指挥佥事,地位低于指挥使和指挥同知,秩正四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予铜印、诰命、冠带,准世袭。使之谨守故土,统帅部众,服从征调,无相携贰,依例进
清代地名。一作普禄乡。故址在前苏联境内的黑龙江下游东岸伊尔库特斯科耶稍南,或说在波卡罗夫卡附近。为清代黑龙江下游各少数民族向清朝缴纳土贡、三姓副都统派官员代表中央政府接受贡物并“赏乌绫”的地点之一。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阎家寺。藏语称“扎西坚巴南杰林”,意为“吉祥弥勒尊胜洲”。在甘肃临潭县龙阎乡。据《安多政教史》载,建于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时期,建寺时得到卓尼寺和卓尼杨土司的支持
书名。一译《东方诸国旅行纪》。13世纪时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卢布鲁克(Guil-laume de Rubruquis,约1215—1270,法国人)著。1253年,作者携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信件,赴蒙古传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十年(636,一说十九年),契丹※乙失革部落附唐,唐置是州以安顿。治所在营州(今辽宁省朝阳)界内,隶营州都督府,为唐建契丹17州之一。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
即“乌桓”(330页)。
见“阿史那结社率”(1241页)。
盛世才统治新疆前期提出的政治纲领。即反帝、亲苏、和平、清廉、建设、民平(民族平等)。是在苏联、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及帮助下,在新疆各族人民长期斗争下,于1934年至1936年逐步制定的。据盛世才解释,它
见“阗池”(2386页)。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