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依特部
清代布鲁特(阿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提伊特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五十二年(1787),其首领伯舍克以效忠清廷,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600余里伊兰乌瓦斯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清代布鲁特(阿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提伊特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五十二年(1787),其首领伯舍克以效忠清廷,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600余里伊兰乌瓦斯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1778—1857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三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达交滩之春木托家族。4岁确认其为松拉玛夏茸转世灵童。乾隆四十七年(1782),被迎入拉卜楞寺坐床,次年由赤钦·索南旺嘉剃度出家,赐名阿旺
书名。元苏天爵(1294—1352)撰。30卷。天爵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伯修。国子监学生出身。少从学于安熙、吴澄、虞集诸人。历任监察御史、廉访使、集贤侍讲学士,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等职。至正十二年(1
景颇语音译,意为“官家之婿”。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社会中对“百姓”等级娶“官种”等级之女为妻者之称谓。从前在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人们被划分为“官种”、“百姓”、“奴隶”3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
?—883或887唐末节度使。本姓朱耶(一作朱邪),名赤心,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朱耶执宜之子。初袭父职。曾与唐将联兵击回鹘,破石会关,平潞州
?—1871清代撒拉族、回族人民反清起义首领。又名马尕三。巴燕戎格厅昂思多庄(今青海化隆县昂思多乡)人。撒拉族,一说回族。阿訇出身,人称“哈三阿訇”。原为西宁镇总兵马本源部下。咸丰十年(1860),率
辽道宗朝大臣。字讹都碗。契丹族。国舅※萧阿剌子。兴宗重熙年间,以外戚入仕。道宗清宁初年,补祗候郎君,娶兴宗次女郑国公主斡里太,拜驸马都尉,累迁南面林牙。因父与北院枢密使萧革不和,受排挤,出任奉先军节度
1616—1665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和硕贝勒寨桑古长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从皇太极入关。清崇德元年(1636),以战功,擢固山贝子。从征朝鲜,与贝勒多铎围攻南汉山
即“函普”(1560页)。
?—1166金代道士。为太一教之创始者。卫郡(今河南汲县)人。金熙宗朝,天眷(1138—1140)年间,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名曰太一教。皇统八年(1148),奉诏进宫,受赐观为“太一万寿”。入元,建太
南北朝时桂阳郡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今湖南郴州、广东连县。汉代称※武陵蛮、※五溪蛮。※槃瓠蛮之后裔。南朝宋大明(457—464)中,其民举兵,杀荔令晏珍之等。其后裔与今瑶族有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