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排湾语

排湾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排湾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4万3千多,居住在台湾本岛最南端,以大武山脉为中心,包括屏东县三地、雾台、筏湾、玛家、来义、泰武、春日、狮子、丹地、牡丹、满州等乡;台东县大武、土坂、达仁、金峰、太麻里、卑南等乡。分东南部和西北部两个方言。东南部方言分布在来义、太麻里、狮子、土坂等地,有来义、太麻里、狮子、土坂四个土语;西北部方言分布在三地、筏湾等地,有三地,筏湾两个土语。方言、土语间差别不大,相互能通话。排湾语有24个辅音,4个元音。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排湾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9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宾格形式。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指示代词有近、中、远称,格形式。形容词有比较级、最高级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现在将来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同形),过去时;常体、进行体、一般完成体、过去完成体;陈述式和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在主语前,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宾语位于谓语之后,宾语可以位于主语之前或后,各有不同的格助词表示。名词作定语时位于中心语之后,代词、形容词、动词作定语时位于中心语之前。状语位于谓语之前。

猜你喜欢

  • 察哈尔佃齐六世

    1783—1832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察哈尔正红旗人。牧民棍岱之子。被选定为察哈尔佃齐呼图克图六世,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坐床。嘉庆六年(1801)、十二年(1807)、十四年(1809)

  • 贯宁

    见“萧惠”(1991页)。

  • 拓东节度

    唐代南诏行政机构名。为六节度之一。据《南诏德化碑》“(赞普钟)十四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即765年)春,(阁罗凤)命长男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改称鄯阐府。依樊绰《云南志》则谓:“拓东城,广德二年(76

  • 国祖王

    即“大祖大王”(95页)。

  • 鲁兴

    北魏末年北镇流民起义首领丁零人鲜于修礼年号。526年,凡1年。

  • 萧丑奴

    金末投蒙将领。又作石抹丑奴。契丹族。为元中书平章※萧拜住之曾祖。史载其聪明有识,善骑射。金代为古北口屯戍千户。成吉思汗六年(1211),遇蒙军,战败,开关降蒙。入蒙后,奉命追击金将招灯必舍,攻取平、滦

  • 巴尔斯罕

    见“巴勒滚”(412页)。

  • 多布栋策楞车敏

    ?—1931解放前新疆旧土尔扈特部喇嘛僧。一称“多活佛”。因母寡居时出生,于礼不合,遂托梦中受孕。西藏僧清活佛圆寂后,被寻认为其转世灵童。清廷赐名葛根(格根)。20余岁时,异父兄弟巴彦蒙库死,谋夺权位

  • 月思别

    见“月即别”(374页)。

  • 阿席熙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十一年(1672),授陕西巡抚。十二年,升授两江总督。十三年,“三藩”作乱,吴三桂军逼湖广,耿精忠叛于福建。奉命于冲要,加意侦察严防。以叛军扰江西、安徽、与安徽巡抚靳辅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