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焘

拓跋焘

408—452

北魏皇帝。423—452年在位。亦称佛厘、佛狸伐。鲜卑拓跋氏。※拓跋太宗嗣长子,母杜贵嫔,冀州汉人。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封泰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寻立为皇太子。父疾,奉命监国,总摄朝政,以长孙嵩、奚斤等为左右辅。次年继位后,承先祖既成之势,凭借鲜卑骁勇骑兵,四出征伐。史称其“勇于战斗,攻城临敌,皆亲贯甲胄,夷宋畏之。”率军西征夏国,克长安、统万。神䴥元年(428),俘夏主赫连昌。继攻平凉(今甘肃平凉市西南),逼赫连定败走上邽,终为吐谷浑获送至平城处死,遂灭夏国。太延二年(436),攻占龙城(今辽宁朝阳市),灭北燕冯氏。五年(439),取凉州,俘北凉沮渠牧犍,收姑臧(今甘肃武威)户口20余万,珍宝不可称计。太平真君三年(442),收服西凉李嵩之孙李宝。屡出兵北击柔然、高车,获戎马百万匹、部众数十万落。遣将袭吐谷浑,使慕利延败走白兰(青海黄河源西北)。采取镇抚兼施之策,使西域诸族及东北契丹等遣使朝贡。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与南朝刘宋对峙。太平真君六、七年(445—446),遣兵镇压卢水胡盖吴起义。十一年(450),率军10万南下围悬瓠(今河南汝南县),直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遭宋军顽强抵抗,掠淮南5万余户而返,辖区扩大至淮河以南。同年,诛杀崔浩等门阀士族数千人。在位期间,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两次改定律令,以宽刑省罚,平息民怨;创行新字,兴办教育,于平城东建太学,祀孔子,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诣太学受业;禁巫觋,信道抑佛,诏毁佛寺、坑僧尼、焚经像;增辟垦田,移民牧畜,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作用。统一北方后,采取“随俗而治”的方针,有利于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但连年征战,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连续不断。正平二年(452)三月(一说二月),为宦官宗爱所杀。谥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猜你喜欢

  • 理刑清吏司

    清官署名。理藩院下属机构。顺治十八年(1661)设立。职掌外藩各部刑罚之事。通例,蒙古人等犯罪,首先罚缴牲畜,牲畜不足者鞭笞。审办各项案件,由所属札萨克听断,札萨克不能决断者,报盟长听断,再不能决者,

  • 岔道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阎家寺。藏语称“扎西坚巴南杰林”,意为“吉祥弥勒尊胜洲”。在甘肃临潭县龙阎乡。据《安多政教史》载,建于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时期,建寺时得到卓尼寺和卓尼杨土司的支持

  • 北魏献皇帝

    见“拓跋邻”(1356页)。

  • 白马岗

    亦作偏马喀温、白马杠、白马棍、白马归,藏语音译,意为“庄严的莲花”。古地名。在今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成书于14世纪的著名藏文经典《甘珠尔》里有“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的记

  • 若友

    即“药卢”(1602页)。

  • 陆浑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南朝宋后废。东魏改为北陆浑县。隋开皇(581—600)初,与伏流县并。大业(605—618)初,以伏流县复名,治所仍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刘石之乱后,※廪君蛮、※槃瓠

  • 成吉思汗陵西迁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灵寝向为蒙古族人民所尊奉。芦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归绥、包头,有西进之势。投降日寇的德穆楚克栋鲁布亦有劫持成吉思陵寝的企图,沙克都尔札布等蒙古王公为使陵寝不落入敌手,于1939年5月

  • 小和卓木

    见“霍集占”(2548页)。

  • 完颜斡赛

    金建国时将领。又作斡塞。女真族。完颜氏。世祖※劾里钵子,康宗※乌雅束、太祖※完颜阿骨打弟。穆宗盈歌初,因纥石烈部纳根涅掠苏滨水(今大绥芬河)部民,奉命往问,于把忽岭西毛密水破其众,杀纳根涅,抚定苏滨水

  • 凌吉讹遇

    ?—1099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洪、宥、韦三州都统军贺浪啰部将。夏天祐民安八年(1097)七月,随贺浪啰领兵救宥州,战宋熙河将王愍,败之。永安元年(1098)正月,王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