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岑春煊

岑春煊

1861—1933

近代封建、资产阶级官僚。原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壮族。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其父岑毓英曾任清云南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光绪十一年(1885),考取举人(有说请人代笔)。十五年(1889),父卒,被授五品京堂候补。历任光禄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管理宫廷事务。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被派往烟台总理营务,后中国战败,称病回桂林。二十四年(1898),以力主变法维新,获光绪皇帝青睐,擢广东布政使。上任后即上疏弹劾昏庸无能的粤督谭钟麟,博得时人称道。二十六年(1900),调甘肃布政使。不久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率军至宣化护慈禧和光绪帝西奔有功,擢陕西巡抚。翌年继任山西巡抚,曾下令残酷镇压当地义和团运动。后迁两广总督,又血腥镇压陆亚发等人领导的广西人民起义,加封太子少保衔。三十三年(1907),入京任邮传尚书,旋复任两广总督,上任途中被奕劻、袁世凯等人指控曾与康、梁等改良派有涉,被解职。宣统三年(1911),四川掀起保路运动,复起为四川宣抚使,奉命入川平息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政,历任福建宣慰使、粤汉川铁路督办。后对袁世凯玩弄权术心怀不满,加入国民党。民国二年(1913),在上海参加反袁斗争,支持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南洋。四年(1915)冬,袁世凯复辟帝制。次年春从南洋返广东,与梁启超、陆荣廷等在肇庆成立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被推为都司令,不久又成立军务院,任副抚军长,代行抚军长职,参加讨袁护国运动。不久袁世凯病卒,黎元洪继任总统。以讨袁有功,被授勋一位。六年(1917),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表面支持孙中山北伐,暗与陆荣廷等合谋排斥孙中山。次年,勾结桂系军阀及政学系议员,改组护法军政府,将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合议制,任主席总裁,篡夺孙中山对军政府的领导权。九年(1920),孙中山指挥粤军击败桂系军阀后,逃亡上海。晚年曾反对过蒋介石的独裁专制,资助十九路军抗日。二十二年(1933)四月,于上海病逝。

猜你喜欢

  • 宣慰司都事

    官名。为宣慰使属官。掌管案牍,上奏公事及管辖吏员。元代秩从七品,明代为正八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博差

    藏语音译,意为“枪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由土司在※“马差”户中指定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任,规定每户须购置步枪1支,子弹100发。所领种的份地多于任其它差者。遇

  • 江达

    地名。亦称甲达。原属工布,为工布区域之首邑,清代通称工布区域为江达或工布江达。其地北界嘉黎,南至雅鲁藏布江,西连仁敬里,东至林芝。凭山依谷,为守险要区。唐时为止贡巴族游牧地,元置甲达万户,其首领封为万

  • 三屯河卫

    见“撒秃河卫”(2495页)。

  • 汤州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中京显德府所辖六州之一,领灵峰、常丰、白石、均谷、嘉利5县。州治在中京西北100华里处,故址即今吉林省敦化县西北额穆,一说为该省龙井县(今延吉县)太阳乡屯东之太阳古城。辽灭渤海后,于

  • 曷术石烈

    见“曷术部”(1652页)。

  • 四部医典奥词解说

    书名。藏文名《新热萨拉必来龙》。蒙医学著作。内蒙古准噶尔旗医师9登用藏文写成。全书714叶。木刻本。主要摘取《四部医典》中的难词僻语,加以注释,所注间有错误,已由龙日格丹达尔予以批改。

  • 撒拉回回

    撒拉族旧称。简称撒拉回,又称撒拉尔回。因自称撒拉,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与回族大体相同,故名。参见“撒拉族”(2493页)。

  • 伊吾军使

    官名。景龙四年(710)置于伊州西北之甘露州(今巴里坤肋巴塘)。为唐北庭都护府所属伊吾军之长官。辖兵3000,马300。蒲类东各守捉及州、镇驻兵皆归其节度。

  • 渤海国志

    书名。唐宴(本名震钧,字在亭,别号涉江,满族)著。撰于1919年,有刘氏求恕斋丛书本和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凡4卷。卷1曰纪,内分原始(渤海渊源)、纪年(诸王纪)、后纪年(渤海遗民反辽斗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