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屋质定变

屋质定变

又作“乌哲定变”。契丹建国初期所平息的一起王位争夺事件。屋质(清代译“乌哲”),即耶律屋质,辽太宗时重臣,累官惕隐,掌皇族政教,尤得淳钦皇太后器重。大同元年(947)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伐晋还军,卒于栾城(今河北栾城县),随军臣将拥立人皇王耶律倍子耶律阮在柩前即位,是为辽世宗。淳钦太后闻之不允,以阮父走投后唐,逆人之子不当立为由,遣耶律李胡(太宗弟)将兵抗击,与世宗将耶律安端、耶律刘哥等战于泰德泉,败归。闰七月,亲举重兵,与世宗军在横渡隔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对阵,大战一触即发,人皆恟恟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时屋质从奉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奉书屋质以试太后。屋质从中斡旋,力主言和。以“人心一摇,国祸不浅”,“李胡、永康王(耶律阮)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为由,据理规劝太后议和;又以“国家之忧未艾”,“释怨以安社稷”,避免骨肉相残的道理,以谏言世宗,罢兵和议。往返数日,双方同意面见。当其见彼此“怨言交让,殊无和意”时,又直言指出“太后牵于偏爱,托先帝遗命,妄授神器”之不妥,及世宗“擅立,不禀尊亲”之非,又鉴于李胡“暴戾残忍,人多怨,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之势,表明以永康王耶律阮承位,“顺天合人”之意。并以“礼有世嫡,不传诸弟”为由戒耶律李胡勿夺帝位。时太后兵无斗志,多投世宗,太后亦感先帝“太祖遭诸帝之乱,天下荼毒,疮痍未复,庸可再乎!”(引均见《辽史》卷77)迫于形势,许立耶律阮。经屋质从中游说,避免了一场皇室内部大战。皇位之争虽罢,斗争未已。未几,以有告李胡与太后谋废立,徙李胡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禁其出入。

猜你喜欢

  • 皂保

    ?—1882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宁古塔氏。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年(1850),充咸安宫总裁。咸丰六年(1856),任国子监祭酒、充文渊阁直事等。同治三年(1864)

  • 达尔玛吉尔底

    1800—?清代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旗札萨克德济特族弟。嘉庆十八年(1813),以近支族弟袭敖汉旗札萨克多罗郡王职。因年幼家贫,曾为人放过牛,故袭王爵以后,被人谑称为“牛倌王”。以王室内部斗争不

  • 董哀

    即“董合亦惕”(2186页)。

  • 惠宁城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一。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三十一年(1766,一说三十五年,1770)建于巴彦岱,位于新疆伊宁市西北。驻领队大臣,率满营。嘉庆十年(1805),因城东有泉水涌

  • 广德

    ①汉西域于阗国王。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中,以叔休莫霸卒,嗣位。时值莎车王贤为匈奴困敝,使弟辅国侯仁将兵击之。贤惧,遣使媾和,结为昆弟,并释归其父。越一年,复与莎车相且运相结,引西域诸国兵3万攻

  • 婆浑昆母温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婆浑昆母温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 斡勒忽讷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斡勒忽讷兀惕。为※都儿鲁斤(又译迭儿列斤)蒙古诸部之一弘吉刺部分支。该部同蒙古皇族乞颜·孛儿只斤氏具有世婚关系,成吉思汗之母月伦即属此部,娶成吉思汗幼女阿勒塔伦之泰出、娶蒙哥汗

  • 陇答

    明代藏区古地名,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境。明廷在其地置陇答卫。详见“陇答卫指挥使司”(1255页)。

  • 刀两竜

    1219—1273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五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原名匋两竜。傣族。※匋陇建仔之子。南宋宝祐五年(傣历619年,1257),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与宋朝建立联系,受赐刀

  • 信苴正

    即“段正”(16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