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恺

宇文恺

555—612

北周、隋朝大臣、营造学家。字安乐。朔方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许国公※宇文贵子,杞国公※宇文忻弟。在周,以功臣子,年3岁,赐爵双泉伯,7岁,进封安平郡公。少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通杂艺,尤精巧思,号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北周大象二年(580),为匠师中大夫,加开府。隋开皇初,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庙成,别封甑山县公。及迁都,为营新都副监,凡所规画,皆出其手。四年(584),总督决渭水达黄河以通运漕之事。后拜莱州刺史。六年,兄宇文忻被诛,除名于家。后奉命修鲁班故道。十三年(593),为检校将作大匠,监建仁寿宫。岁余,拜仁寿宫监,改将作少监。仁寿二年(602),与杨素监建文献独孤皇后山陵,复爵安平郡公。大业元年(605),营建东京洛阳,为兴东都副监,迁将作大匠。又制定舆服,营建千人大帐、观风行殿,甚得炀帝赏识。四年(608),进位开府,拜工部尚书。规划修筑长城。又奏《明堂议表》,因辽东之役,未付诸实施。八年(612),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康。撰有《东都图记》20卷、《明堂图议》2卷、《释疑》1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囊差

    见“内差”(306页)。

  • 札木合

    ?—约1205蒙古国建立前札只剌部首领。又译札木哈。号“薛禅”(贤者)。与铁木真(成吉思汗)同宗,均为孛端察儿后裔,俱属尼伦蒙古。合剌合答安之子。父死,嗣为部长,率部驻牧于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为人雄

  • 安抚司土佥事

    官名。元代始置。为安抚使属员。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七品。清代多被精简。参见“安抚使”(908页)。

  • 北大王院

    见“大王院”(79页)。

  • 大觉寺

    见“清水院”(2107页)。

  • 尔绵氏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推测源出辽东段氏鲜卑。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成为柔然的一个部。游牧于涿邪山(杭爱山南支)一带。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北魏分三路出击柔然,太武帝拓跋焘自领中路入涿邪山,该

  • 速来蛮

    伊儿汗国第十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伊儿汗※旭烈兀后裔,麻合马之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五年(1339),被哈剌察儿(亦称洒克哈散)立为汗。辖地伊剌克(今

  • 石牛道

    古道名。指由今陕西眉县经斜谷、汉中、勉县、阳平关,入四川青川县白水镇、广元老昭化、剑门至成都路线。据传,秦惠文王欲伐蜀,苦于无道路可通,乃命人凿五头石牛,置金于牛尾下,声称牛能便金。配备养卒百人。贪财

  • 达赉

    ①(?—1638)后金将领。蒙古族。阿噜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其父昆都伦岱青始号所部为阿噜科尔沁部。天聪四年(1630),为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投附后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