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宁玛派

宁玛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藏语“宁玛”意为“旧”或“古”,意即“旧派”,指其传入西藏最早、历史最久,并一直保持古老的宗派传承。因其僧人衣帽尚红,又俗称“红教”。该派主要教法是密教,从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在位)始,请印僧入藏译讲旧密咒经典及其思想内容,并于779年建西藏第一座主要传播旧密咒的桑耶寺。其教法分为九乘:即共三乘、内三乘及外三乘。其间之“共三乘”为显密二教所共奉,“外三乘”为密宗诸派所共行,而“内三乘”则为宁玛派所独有。其中外三乘中所倡导之大圆满法(即口诀大圆满),为该派之最高密法(属无上瑜伽密),是该派最有代表性的教法,其中之所谓“心要”即藏文所载之“宁提”尤具特色。作为中心修习方法的双身修法即包括在大圆满法中的教授部,这是此派最重视的见修之法,学此法旨在令其门徒觉悟生死涅槃,圆满无缺(即实现“大圆满”)。其在教典上之“伏藏之法”(即掘埋伏于地下之佛经)为该派所着力传导。所学虽兼显密,但以新旧密咒为主,其间之八部密法(怛特罗)为该派所独有。该派所学教典及仪规,在方法和思想上吸取本教一些内容为其所用,并由此影响以后的其它教派,这也是该派至今尤存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派主要寺院是多吉查寺、敏珠林寺、佐钦寺、噶陀寺、西钦寺等等,其寺内组织与其它教派相似。该派之主要创派及传播人物是莲花生、“三素尔”及隆钦然绛巴等等。今日宁玛派主要分布于甘青川藏区,西藏虽不多,但是中心。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所谓“藏密热”即因学该派之大圆满法及瑜伽功而方兴未艾。

猜你喜欢

  • 休兰尸逐侯鞮单于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屯屠何。※湖邪尸逐侯鞮单于弟。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伊屠於闾鞮单于死后,嗣单于位。两度上书汉朝请乘北匈奴内乱、饥馑之机发兵讨灭之。次年,率3万骑会同汉

  • 开空

    水族丧葬习俗。即第二次葬。第一次称※停棺待葬”。巫师依水书择定吉日,举行正式埋葬。丧家必备素食款待宾客。放鞭炮、设置歌堂、芦笙场。芦笙、芒筒、锁呐吹奏者们围圈跳舞。由一人手持一根用白鸡毛裹扎的竹竿,长

  • 雌栗靡

    ?—前16西汉时乌孙昆莫(王)。※元贵靡孙,※星靡子。元帝竟宁元年(前33),父死,继为大昆弥。在位期间,因善治兵,积极加强中央集权,诸翖侯皆畏服。社会安定,政治、经济俱有所发展。成帝永始元年(前16

  • 耶律弘基

    1032—1101又作耶律洪基。即辽道宗。辽朝第八代皇帝。1055—1101年在位。字涅邻,小字查剌。契丹族。兴宗长子。性沉静、严毅。6岁(1037年)封梁王。11岁(1042年),总领中丞司事,进燕

  • 西宁十六家土司

    明清时期驻居于西宁地区诸土司统称。即:西祁土司,原西宁卫指挥使祁贡哥星吉裔,土族(一说蒙古族),世居西宁县南90里寄彦才沟高墙堡等地,辖土民800余户;东祁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朵儿只失结裔,蒙古族,世

  • 越离覩

    见“越里笃国”(2191页)。

  • 额尔类

    见“额勒里”(2532页)。

  • 吕超

    ?—416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开国主※吕光弟吕宝子。吕光(386—399年在位)时任骁骑将军(一作骠骑将军)。后凉承康元年(399),吕绍即位后,屡密谏杀吕纂。寻绍

  • 乐善

    ?—1860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伊勒忒氏。道光二十年(1840),由拜唐阿补銮仪卫整仪尉。二十四年(1844),迁治仪正。二十七年(1847),升云麾使。三十年(1850),调发陕甘以参将用。咸丰

  • 降白德勒

    见“阿旺降白选热嘉措”(1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