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中国近代各族人民共同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加重压迫剥削,地主阶级加紧兼并土地,各民族农民贫病交加,饥寒交迫,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广西各民族革命风潮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王朝经世文续编》卷94)。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汉族)、冯云山(1822—1852,广东花县人,汉族)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创立拜上帝会,次年到广西壮、瑶、汉地区进行秘密反清活动,结识不少壮族、瑶族领袖。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1、11),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参加这次武装起义的除汉族农民外,还有大量壮族、瑶族矿工、烧炭工及贫苦农民参加。第一个牺牲的烈士卢六(后追封为嘏王)即是壮族。有人估计,当时参加金田起义的壮族有几千人,约占当时起义军总数的1/4至1/3(广西通志馆编《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初稿)。咸丰元年(1851)九月,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十二月,封五王,其中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为壮族,翼王※石达开之母也是壮族。次年四月,太平军北攻桂林,六月破全州,冯云山牺牲于蓑衣渡附近。九月,围长沙,萧朝贵死难。三年(1853)一月,占武昌,沿江东下,势如破竹。三月,占领南京,遂定都,称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对内主张“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废除民族压迫,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否认不平等条约。同时派兵北伐西征,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和有“飞将军”之称的曾天养、1859年率军攻克苏州因功受封的慕王谭绍光以及在太平天国后期赞助天王掌理国政的赞王蒙得恩,皆为壮族。清人撰《贼情汇纂》还提到瑶族、壮族妇女在太平军中的重要作用:“贼素有女军,皆伪王亲属,徭僮丑类,生长洞穴,赤足裹头,攀援崖谷,勇健过于男子,临阵皆持械接杖,官军或受其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三))在此期间,广西、贵州、云南少数民族农民不断掀起新的武装起义,遥相声援。革命遍及18个省,坚持斗争达14年之久。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直至同治三年(1864)七月,天京沦陷,失败。太平军余部仍继续奋战两年多。

猜你喜欢

  • 俅贡

    旧时云南贡山独龙族向封建土司缴纳各种贡物的总称。因独龙族当时被称为“俅人”,故名。元、明、清三代独龙族受丽江木氏土司及其下属一些土千总统治,被迫定期缴纳各种贡物。清代,曾规定每年每户缴银1钱、黄蜡半斤

  • 呼必赉

    见“忽必烈”(1487页)。

  • 伊希姆汗

    见“艾斯木汗”(437页)。

  • 御制十全记碑文

    碑铭。清乾隆帝为炫耀其在位时之武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击败廓尔喀军后,亲撰《十全记》,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勒石树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汉文全文分别著录于《清高宗实录》、《卫藏通志》。所谓十全

  • 李失活

    见“失话”(590页)。

  • 玄奘

    602—664唐代佛教著名高僧。汉族。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10岁丧父,寄居于兄寺中生活。13岁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17岁起

  • 札坦保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克音氏。隶齐齐哈尔镶红旗。嘉庆三年(1798),以前锋从内大臣额勒登保镇压白莲教起义,转战湖北、四川等地,赏戴花翎。十八年(1813),参与镇压天理教首领李文成领导的起义。道光二

  • 茶只剌

    见“札只剌”(1600页)。

  • 托云八失

    地名。见于《拉失德史》,位于今新疆乌恰县边境之图噜噶尔特山。

  • 郭尔罗斯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