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和城

太和城

古城名。一作大和城。遗址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点苍山脚下,太和村之西,东临洱海。“夷语山陂陀为‘和’,故谓大和。”原为河“”所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逐河“”,夺据之。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自蒙舍川(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龙宇图山)迁治于此,为南诏政治中心。《蛮书》载,该城“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天宝六年(747),阁罗凤在城内修金刚城,作为避署宫。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嗣后,徙治于羊苴咩城(今大理旧县城西)。至段氏大理国时,渐废。今遗址内尚存《南诏德化碑》一座。

猜你喜欢

  • 王国维

    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

  • 恩榜

    科举时代经皇帝恩准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得以中式者的录取公告。宋、金皆有此制。此种考试因在正科之外,又称“恩科”。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勒令,凡5次参加御试进士考试不录者,可向皇帝奏名考试,以文章高下

  • 斡朵里

    参见“吾都里”(1047页)。

  • 雍正两征厄鲁特记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 重庆寺

    召庙名。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南60华里处,故俗称洪格尔庙。康熙五十年(1711)兴建。为西大庙分庙。有殿舍100余间,为汉、藏型混合式建筑。寺内喇嘛最盛时达500人。由活佛任住持,另有两名呼毕

  • 延禧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萧朝贵

    ?—1852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为生活所迫流入桂平县紫荆山区以烧炭为生。为人刚直,有识有胆,颇受炭工拥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大宋建筑隆兑州摩崖碑记

    古碑刻。北宋李彦弼(奉议郎权通判桂州)撰文。刻于政和五年(1115)。碑高3.66米,宽4米。正文真书,左行竖刻,字径8.3厘米,计1820字。内容首述邕州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形势、物产、民风等,次述建置

  • 抹撚兀典

    金末大臣。又作抹撚阿典。女真族。抹撚氏。天兴二年(1233)正月,以点检侍行帐中,请哀宗登舟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南)。六月,徐州行省完颜忽斜虎入朝,代行省事。不久,调回,权参政,与签枢密院事娄室行省事

  • 阿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尔拉山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女真首领巴思答木、咬纳等5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以巴思答木、咬纳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前苏联境内结雅河右侧与黑龙江之间阿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