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昭寺志

大昭寺志

书名。全称《大昭寺志水晶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撰。成书于1645年。全书21页,收在《五世达赖全集》。另有单行本传世。主要记载吐蕃松赞干布时建大昭寺始末。该书对唐以来藏族历代政教首领为修葺及扩建大昭寺之事迹记载甚为珍贵。书中尚记述寺内所珍藏之文物。德国格伦威尔于1919年将此书译出刊行(附藏文原文),海德堡本。

猜你喜欢

  • 盖脸

    又称作面具。契丹民族贵族的一种葬具。用薄铜(或银)板按脸型打制而成,有的鎏金。入葬时,盖于死者面部,为防滑脱,两旁用铜丝套于死者耳部。据《虏廷事实》载:“北人丧葬之礼,盖各不同,”“惟契丹一种特有异焉

  • 丁野夫

    约1300—1345元代戏曲家、画家。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入中原后,因爱慕钱塘山水胜景,举家定居仁和(今杭州市)梅村。曾为国子监生。工散曲,套数、小令极多,隐语亦佳。善丹青,属水墨苍劲一派。画山水、人

  • 库普勒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生活能维持自给的人家的称谓。即中等阶层。大多自种自食,不用靠借债或帮工维持生活,个别还收有养子。西盟佤族地区虽早已产生贫富分化,但迄至解放前夕仍不十分突出,故这一阶层

  • 宣恩县

    县名。位于湖北西南部边界地区。五溪之一的酉溪,发源于境内。古属武陵郡地。唐代,隶江南道清江郡,乾元(758—760)时改名施州。宋隶施州清江郡,部分属保顺州。元隶施州,始置施南宜抚使司,属之。清隶施州

  • 奥屯牙哥

    即“奥屯忠孝”(2253页)。

  • 金顶回子

    清代于新疆南疆官府置设之维吾尔族小头目。有额设和虚设两种。额设准其使用铜质顶带,定员;虚设为历任大臣沽名私赏,属临时委派,无定员。嘉庆十二年(1807),经松筠奏请,诏允俟额设缺出,择其奋勉者报部补用

  • 漂草杆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在一口大铜锅中将水烧沸,由巫师将两根草杆并在一起放进水中,若草杆仍并拢一处没有分离,表明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表明被告理直、原告理曲。解放前僜人常以此法断定事理不

  • 次噶俄仁巴

    1684—?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为拉日禅定寺创建者。出生于次盖村。30岁居家学习宁玛派教法,后改宗格鲁派。康熙五十七年(1718),赴西藏卫地出家为僧,法名益西桑主(益希桑珠)。由五世班禅罗桑益喜

  • 果洛藏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内,驻牧今哈尔盖乡(俗称果洛藏秀玛)和沙柳河乡(俗称果洛藏贡玛),是刚察地区历史最早,势力最强及刚察千户、副千户和总百户所在之部落。为刚察措果周(本部六族)之一。原驻牧

  • 大黄史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4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