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布囊

塔布囊

明代蒙古对女婿、仪宾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倘不能、倘不浪、傥不良、他不能、他卜能、拓不能、它卜囊、他卜浪等。一说源于“五王”,即弘吉剌、兀鲁兀、忙兀、札剌儿和亦乞列思5部探马赤。此五部在元成宗以后相继封王,称五王,其中弘吉剌、亦乞列思两部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为姻亲,故明代蒙古以“五王”转称大汗或显贵们的女婿。※《夷俗记》云:“其酋长之婿名倘不浪”。※《三云筹俎考》称:“倘不浪,是王子家女婿,即仪宾”。《卢龙塞略》则云:“女婿曰古列根,官家婿曰他不浪”。但其使用范围较宽,也不局限于蒙古人或公主之婿。如蒙古人传说,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后,娶一蒙古女子摩罗,生子※朱泰萨(大哥子),英宗南归后,朱泰萨留下做了阿苏特部的塔布囊。又如投靠俺答汗的汉人赵全攻入朔州,夺娶广灵王府贾仪宾之妻余庆郡君,被俺答汗封为“仪宾倘不浪”。永谢布领主永邵卜大成台吉娶瓦剌女子为妻,称“瓦剌它卜囊”。他们属于领主阶级,拥有大量牲畜、财产和属众。清代成为封爵之一,为“驸马”、“郡马”、“额驸”的通称,仅用于封赠与清室通婚的喀喇沁部3旗和土默特左旗的蒙古贵族。

猜你喜欢

  • 八旗义学

    童学名。清前期为普及一般旗人子弟教育,于八旗官学之外所增办的学堂。原为照顾无力延师及龄学童得以入学而设。康熙三十年(1691),以佐领为单位各创立一学,以称义学。雍正二年(1724),以八旗左右两翼各

  • 藏语音译,指吐蕃之“属民”。有广、狭二义:吐蕃将赞普以下的民众均称为属民。官吏、奴隶主、自由民、奴隶以及僧侣人等,均在属民范围之内,是为广义的所谓“吐蕃属民”;狭义的属民有高等属民和低等属民(又称“黔

  • 赵川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即赵州(今云南大理市凤仪镇)。境内“白蛮”大族有王、杨、李、赵4姓。系南诏王直接统治地区。参见“十睑”(8页)。

  • 达卢骨部

    辽代※女直(女真)的一部。一作达卢古、达鲁古、达鲁虢。活动在今黑龙江支流拉林河以西一带。太宗天赞二年(923),被辽击破,附辽,成辽属国(有人以为成辽部族)。辽北面属国官设有达卢古国王府。向辽朝贡无常

  •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

  • 麦新城

    见“新添葛蛮安抚司”(3381页)。

  • 金斡耳朵

    见“金帐”(1470页)。

  • 稻公稻母

    黎语称“麦雄”,意为“五谷灵魂”。解放前黎族合亩地区每年收获时,在平均分配前得先留给亩头部分稻谷,通常是每块田不论大小取割下的稻穗1把至3把不等(盈握为1把,约1公斤)主要供亩头家享用,间亦有接济亩内

  • 孟爱甸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据《元史·成宗本纪》载,至元三十一年(1294),以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子来朝,即于其地立军民总管府。《明史·地理志》孟艮御夷府条载:“东北有孟爱等甸军民府”其地望,《读史方舆纪要》谓在孟

  • 茶山人民起义

    云南思茅、普洱等地拉祜、傣等族茶农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清代,思茅为普洱茶六大茶山的产销集散地。雍正七年(1729),官府在此设总茶站平价收购,强令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以至临沧等地茶农不分远近均运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