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吗固

吗固

即“”(2554页)。

猜你喜欢

  • 拉卜楞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夏河县大夏河北岸。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扎西旗”。康熙四十八年(1709),第一世嘉木样活佛谢贝多吉应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

  • 牙迷哈毛

    拉祜语音译,意为“老姑娘”。详见“敲哈毛”(2462页)。

  • 新附军

    元朝军兵之一。指蒙古灭南宋过程中以降俘之南宋军兵组成的军队。《元史·兵志一》:“继得宋兵,号新附军”。原金朝境内所降俘之汉人军兵不称新附军,而称汉军。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以降俘之南宋军士中分拣

  • 霍尔

    又称伙尔、呼尔。藏语音译。意为“盖住”。源于7—8世纪时“胡”的音译。 ①藏文古籍对黄河以北游牧民族回鹘、蒙古等的通称。 ②藏族对居住在青海土族的专称。12世纪以前,吐蕃人称吐谷浑为阿柴。12世纪后称

  • 珠勒格德

    ?—1776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钮祜禄氏。以三等侍卫从征。乾隆三十七年(1772),金川之战,奋勇射敌,解重林之围。论功,擢一等侍卫,赐号“巴图鲁”。与都统和隆武取勒乌围附近日旁山后10余碉,授正

  • 丘尔干

    见“楚固拉干”(2349页)。

  • 太波嘎列

    门巴族民间叙事诗。相传由诗中的主人公太波嘎列创作。全诗分牛的降生、牵牛、放牧、搭帐蓬、拴牧犬、挤牛奶、打酥油、迁牧场等共14章,458行。叙述传说中的门巴族牧业始祖太波嘎列艰难创业,为民造福的经历。反

  • 生番

    清代文献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的称呼。所谓“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指尚未“归附”,即不向政府纳赋也不服差役的高山族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居于深山丛林险阻之处(也有一部分散居东部平原),故又称“高山番”。以狩

  • 雍布拉岗

    唐代吐蕃古堡名。藏语音译,意为“母子宫”。地在今西藏山南乃东。相传为藏族第一位聂赤赞普时所建,誉为藏族首座古堡宫室建筑。初为赞普王室住地,后王室迁至拉萨,此堡渐为寺院场所。曾毁,康熙时(1662—17

  • 骨笃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