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震寰

刘震寰

1912—1971

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创建人之一。河北沧县人。回族。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后历任中共冀南抗日第六军分区六大队指导员、沦县五区区长、津南支队第六大队长、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会武装部长兼敌工部长。边区抗日大队长。1940年在边区党委领导下,与王连芳等创立“冀鲁边区回民支队”,任支队长兼黄骅县县长。后改为渤海回民支队,曾领导支队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解放无棣、阳信、惠民、黄骅等县,歼灭日伪、汉奸23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2600余支,为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奉命率领渤海回民支队出关,任支队长兼党委书记。率部参加辽沈会战,为保卫东北铁路安全,巩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后入关南下抢修津浦、京广铁路,淮河、汩罗江大桥等,受到第四野战军的通令嘉奖。1949年7月,回民支队改编为铁道兵团第二师,任师长。衡阳铁路局副局长。1951年4月又率二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青川江、大同江奋战两年多。后升任铁道兵干校校长、兵团党委委员。1954年归国,带领铁道兵,参加西北社会主义建设。历任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固原地区党委书记。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先后担任工委秘书长、民政厅长、中共宁夏区党委常委兼统战部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逝世于青岛。

猜你喜欢

  • 勃令驿

    唐吐蕃著名古都。又称匹播城、疋播城或跋布川。即今西藏山南地区穷结。地处雅隆河谷。吐蕃先祖悉补野王室之发祥地。勃令与疋播均为“phying ba”之音转。吐蕃雅隆部落在赞普囊日松赞前以此为基地,发展势力

  • 花山节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采山坪、采花山、跳花山等。贵州西部、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较为盛行。是隆重节日之一。节期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或七月。行期可达10余天,连续在几个花山的广场上进行活动。贵

  • 邦泥定国

    西夏国号。景宗元昊天授礼法延祚六年(1043)与宋议和,以此国号上书于宋。有人认为是“白上(高)国”的汉译对音。

  • 都勃极烈

    金建国前女真部落联盟长称号。女真语音译,“都”意为“核心”(一说借用汉语),“勃极烈”意为“官长”、“首领”、“头目”,合为“核心头目”或“总头目”之意。《金史·国语解》谓:“总治官名,犹汉云冢宰。”

  • 郭海太尉

    见“浩海达裕”(1934页)。

  • 阿洛斯

    哈萨克族社会组织。或称“塔衣帕”,即部落。由若干※乌鲁(氏族)组成。其头目称“比”,或由其他大牧主、大宗教头目担任。初由选举产生,后逐渐转为世袭。负责处理本部落大小事务,征收税赋,解决民事刑事案件和各

  • 杨再成

    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约皇庆元年(1312),在城步创办儒林书院。促进城步苗区渐兴儒道文风,影响甚大,对传播汉文化,教育苗民子弟,有重大贡献。

  • 袭殓

    朝鲜族丧礼之一。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给死者净身,换寿装谓之“袭”。入棺事宜,谓之“殓”。袭的具体做法是:病人死后,脱去当时所穿衣服,用泡紫檀香水,按头、手、上下身顺序擦洗全身。梳好头发,将落发存于标有“

  • 阿的

    元末明初云南师宗州土官。彝族。其祖辈为大理三十七蛮部之一师宗部首领,元末袭父职。明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征云南。次年归附。十六年,设置师宗州(治

  • 移失邻斡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移失邻斡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