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斯郎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头领。又作刀厮郎。洪武二十一年(1388),从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内侵,至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为明军所败。旋受命充悉剌(敢死队)头目,率兵,号称30万众,象百余,攻定边。遭明西平侯沐英军火枪、火箭袭击,象群惊走,自相蹂践,大败,被追斩。一说,思伦法兵败,请降,将其作为战争主谋交于明处死。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头领。又作刀厮郎。洪武二十一年(1388),从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内侵,至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为明军所败。旋受命充悉剌(敢死队)头目,率兵,号称30万众,象百余,攻定边。遭明西平侯沐英军火枪、火箭袭击,象群惊走,自相蹂践,大败,被追斩。一说,思伦法兵败,请降,将其作为战争主谋交于明处死。
725—777唐朝官员、文学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先世匈奴独孤氏。颍川郡长史独孤通理之子。天宝(742—756)末,以品行举高第,补华阴尉。辟江淮都统李峘府,掌书记。代宗(762—779年在位)时,
见“李嗣源”(1043页)。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作主隈部、烛隈水部。因居住于烛偎水(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佛山镇附近的札伊芬河)流域而得名。天辅四年(1120)九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遣宗室子完颜仆忽得、完颜酬斡招降该部。该部首领
古地名。秦置,以管理归附的义渠人。汉因之。属北地郡,在今庆阳县西南。王莽改称义沟。东汉时废。
明代蒙古官名。蒙古语音译,意为“审判”。汉译作“首领”。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首领,是各台吉门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即主要协助汗、王、台吉等领主处理本部事务,亦可作为使者处理外部
见“耶律希亮”(1313页)。
见“都掌蛮”(1816页)
清代宫廷歌舞,为“庆隆舞”之武舞。源自满族民间歌舞※“空齐舞”。一般在除夕、上元节高跷、骑假马。假马以竹作马头、马尾,以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有人涂面,身著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旁有人持红油簸箕,
亦称“续嫁夫兄弟婚”、“妻兄弟婚”,俗称“转房”。女子丧夫后,须嫁给亡夫之兄弟或近亲男性的一种婚俗。此婚俗系原始社会夫方与妻方氏族或世系群成员之间存在着互有婚姻权利和义务的演变。中国许多民族曾广泛流行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胡禄屋。居碎叶川(今楚河)东。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时(638—641年在位),势渐强,曾起兵反咄陆,败之于白水胡城(前苏联奇姆肯特东)。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