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义学

八旗义学

童学名。清前期为普及一般旗人子弟教育,于八旗官学之外所增办的学堂。原为照顾无力延师及龄学童得以入学而设。康熙三十年(1691),以佐领为单位各创立一学,以称义学。雍正二年(1724),以八旗左右两翼各设两学,一为满汉书兼读,一为专读汉书。六年(1728),扩大为八旗各一所。七年,以汉军子弟学习满书甚属紧要为由,令八旗汉军各设“清文义学”一所。此后,八旗满洲每甲喇(参领)、蒙古每旗亦相继仿设各一所(蒙古生徒兼学蒙古书、蒙古语)。义学特点:生童无限额,年龄亦不拘,无膏火费用供给,学堂经费不充裕,教习中多用闲散官员、笔帖式及前锋、护军、领催等。乾隆二十二年(1757),高宗弘历以八旗义学徒有虚名,谕令裁撤,惟留清文义学若干所。

猜你喜欢

  • 钟明亮

    元初畲族起义军首领。畲族,广东循州(今龙川县境)人。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为配合闽、粤、赣等地畲、汉族人民大起义,率循州畲、汉起义队伍,攻赣州,掠宁都,据秀岭,声势浩大。后被招抚,降元。同年

  • 严始欣

    ?—约525南北朝时巴族首领。巴州(今四川巴中)人。※巴族。北魏延昌年间(512—515),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立巴州,以其为首任刺史,所管僚户20万。又立隆城镇,由族子严恺为镇将。孝昌(525—5

  • 沙州路总管府

    见“沙州路”(1127页)。

  • 粘葛奴申

    ?—1232金大臣。女真族。粘葛(即粘割)氏。天兴元年(1232),为同知开封府事,五月,擢为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县)防御使。时蒙古军已入河南,道路不通,孤骑由间道往任。到任,择官吏,完城郭,立庐舍,实

  • 喀尔喀法典

    清代喀尔喀蒙古的法令汇编。亦称《喀尔喀吉鲁姆》、《喀尔喀三旗法典》。由喀尔喀王公领主分别制订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其法律效力自诸法令颁行日起维持到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

  • 卡尔梅克

    卫拉特蒙古别名。又译卡尔玛克、卡耳梅克、喀耳木克等。其含意众说纷纭,一说词根是蒙古语palim,原意指遗留在皮子上的脂肪或脂肪炼油后剩下之油渣,引申为遗留下来的人们。在中亚突厥语族历史文献及俄文档案等

  • 庵罗辰

    ?—555?南北朝时期柔然君主。郁久闾氏。※阿那瓌子。其女邻和公主适高欢第九子高湛。北齐天保三年(552),阿那瓌为突厥所破,自杀,部落四散,遂率众投归北齐。柔然散乱,数易其主,先后立铁伐(豆仑孙)、

  • 马带轩

    1866—1933近代名中医。字锦棠,以字行。陕西西安人。回族。少年入私塾读书,年长拜回族名医马哲臣门下,尽得秘传。遂行医,后又创办“福生堂”药铺。以医德高尚,被称为“东马”。吉鸿昌赠以“上医医国”之

  • 奥衍突厥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析四辟沙、四颇惫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镇东北女真境。其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黄龙府都部署司。

  • 文轺

    清朝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字子乘,号吏隐居士。长秀之子。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工部郎中。著有《随轺笔记》、《玉林诗草》、《可青诗余》及《鉴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