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分

八分

清※宗室中区别权利、义务和地位的制度名。天命七年(1622),努尔哈赤设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分别主持八旗,凡财物出纳必八家均及、均摊,是为八分(分,读去声)。崇德元年(1636),始定宗室九等封爵,依次序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顺治六年(1649),增列为十等爵,即于奉国将军之下增列※奉恩将军之爵。顺治十年(1653),又增列为十二等爵,即于和硕亲王之下增列※世子、多罗郡王之下增列※长子之爵。于九至十二等爵之内,固山贝子以上四等、六等,皆入八分;镇国将军以下三等、四等,皆不入八分;其中镇国公、辅国公二等,有入八分,有不入八分者。乾隆十三年(1748),其爵终定为十四等级:(1)和硕亲王、(2)世子、(3)多罗郡王、(4)长子、(5)多罗贝勒、(6)固山贝子、 (7)奉恩镇国公、 (8)奉恩辅国公(以上“奉恩”两字,乃雍正八年增赐)、(9)不入八分镇国公、(10)不入八分辅国公、(11)镇国将军、(12)辅国将军、(13)奉国将军、(14)奉恩将军。此内,(1)至(8)皆入八分,(9)至(14)俱不入八分。凡入八分者,可以参议时政,朝会、燕飨等皆异其礼。例如祭祀“堂子”,可以在堂前依序置立神轩;帝后寿节,例须进呈羊酒、筵席;御前排班,则一体分翼依序列班。不入八分者,其事务各随旗行走;国有庆典,咸集八旗公所,与八旗官员一体望阙行礼。一说,八分者即拥有双眼花翎、宝石顶、紫缰、貂皮垫子、大门上门钉等八种宝物。

猜你喜欢

  • 隆布鼐·扎西杰布

    见“隆布鼐”(2136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克鲁伦河。东至札尔噶山接呼伦贝尔界,西至塔雅温都尔接本部中左前旗界,南至喀喇鄂博接本部左翼后末旗界,北至鄂克托木山接俄罗斯边界。有佐领5。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

  • 格当库伦

    见“崇寿寺”(2060页)。

  • 游悲

    纳西族流传的口头叙事长诗。为纳西族民间脍炙人口的作品。它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不堪忍受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断然走上“玉龙游翠国”(玉龙第三国)殉情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对旧社会及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

  • 书麟

    ?—180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W。高佳氏。大学士高晋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銮仪卫整仪尉。三十六年(1771),授西安副都统。因大金川索诺木(莎罗奔孙)诱杀革木什扎土司官,侵占其地,小金川僧

  • 巴郡

    古郡名。秦置,治所在江州县(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属益州。辖11县。与南郡境内诸族统称为※巴郡南郡蛮。多为※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东汉兴平元年(194),分置永宁郡与巴郡,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

  • 大国舅司

    契丹中央官署名。专理国舅(后族)诸帐事务的机构。属北面诸帐官。《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辽史·外戚表》载:“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

  • 汉龙关

    参见“八关”(22页)。

  • 合底忻

    即“合答斤”(834页)。

  • 选阅宫女

    清代选用内务府属女子以为宫帷服役人。沿循历朝例,后金时代,即以包衣女子为宫女。此制规定,以3年为期选阅1次,主要在上三旗包衣内选用。先由各内佐领、内管领将辖下年及13岁以上未经选阅女子造具清册,一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