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文

傣文

我国傣族使用的文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着四种形体不一的文字: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傣端文)。这四种文字都来源于古印度文字母,与泰文、缅文,老挝文和柬埔寨文同属一个体系。傣仂文使用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孟连等县的部分傣族地区;信仰小乘佛教的布朗族也使用这种文字。傣哪文使用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腾冲,昌宁、景谷、景东、沧源,双江、耿马、镇康和孟连等县的部分傣族地区。傣绷文使用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和思茅地区、临沧地区的少数傣族农村。金平傣文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的傣族使用。总的说,懂得傣仂文的人数较多;使用傣那文的地区较广;使用傣绷文和金平傣文的地区很小,而且懂这种文字的人数也少。四种傣文字母形体演变至今,基本上形成了圆形体和长方形体两种。傣仂文和傣绷文为园形体;傣那文是长方形体;金平傣文是圆方兼用,还有带棱角的。就字母数目、排列方式和代表的语音系统来说,傣仂文和金平傣文相近,都把辅音字母分为高低两组,辅音字母本身区别声调;傣那文和傣绷文接近,辅音字母本身无声调区别。傣仂文最初只有41个字母,与巴列文字母的读音和排列次序一致。后来根据傣语特点增加到56个。有8个元音字母,8个元音字母中,有一个单用时除代表元音[a]以外,还兼表辅音[?]。另外有一个字母,相当于元音[a]和辅音韵尾[—]相结合的韵母。这样,辅音字母实际只有47个。47个辅音字母因声调高低分为高低两组,每组拼读3个声调,只用两个声调符号,字母本身代表一个声调;韵母用文字符号表示,不列入字母表内。拼写时,元音字母和韵母符号写在辅音字母的上下左右,声调符号写在音节上方。傣那文有19个辅音字母;常用的韵母符号有45个;韵母符号不列入字母表内。没有表示声调的字母或符号。辅音字母不分高低音组。拼写时,韵母符号都写在辅音字母的右边。傣绷文有19个辅音字母和45个常用韵母符号以及两个声调符号。韵母符号和声调符号都不列入字母表内。声、韵母拼写形式和傣那文相似;两个声调符号,其中一个要写在音节的右上方,另一个要写在音节的右下方。金平傣文有44个辅音字母,92个元音和韵母符号,其中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列入字母表内,其余都不列入;有两个声调符号;辅音字母分高低两组。音节的拼写形式与傣仂文相同。4种傣文都只有一种手写体,无大写、小写之分,行序都是从左至右横书,字序是由上至下。4种文字在书写中,都有一些合体字和形体固定的缩写字。用傣文著录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看,四种傣文保存的文献资料最多的是傣仂文,其次是傣那文,傣绷文的史料数量很少,目前国内还未见到金平傣文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傣仂文和傣那文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两种新傣文,在保持原有文字字母形式和表音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它们分别代表的语言实际,增删了一些字母和符号,改换了傣仂文原来的两个声调符号,傣那文增加了5个表示声调的字母,并对字母读音和音节的拼写规则作了规范,取消了两种傣文中的合体字。改进后的傣仂文,有42个辅音字母,这些辅音字母分高低两组,代表21个辅音音位,每组字母拼读3个声调,只用两个声调符号,字母本身代表一个声调。有22个文字符号,其中代表单元音和复合元音韵母的20个,表示声调的两个;有71个由文字符号和字母组合的带辅音韵尾的韵母。改进后的傣那文,有30个字母,其中辅音字母19个,元音字母11个;有73个由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组合的韵母;有5个声调字母。改进后的两种新傣文的行序都是从左至右横着平书,没有上、下附加符号,字序是从上至下,声调符号或声调字母一律写在音节末尾。字形和读音一致,便于学习、掌握和印刷。两种新傣文出版物有报纸、教材、书刊和新老傣文对照课本等。

猜你喜欢

  • 大多英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时被遣朝唐,获殊遇,穆宗授以卫将军,并降制曰:“我有十二卫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勋庸,不以轻授。”

  • 葱莎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和1865年(木牛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中,载明此地应纳差税之项目、数额(包括“当差户全户”和“半户”户主的姓名,及应

  • 瑞圣公

    金代对麻达葛山山神所加的封号。参见“麻达葛山”(2099页)。

  • 和硕达

    清代蒙古血缘宗族之长。亦称伊科达、管旗达。汉译族长。总管旗内台吉、塔布囊。《理藩院则例》(六、设官)载:“凡台吉等,每旗各设族长1人,稽察本族内一切事务”。如稽查酗酒、行凶等事。例由台吉、塔布囊中选任

  • 绥远省

    见“绥远特别区”(1973页)。

  • 秀容川

    位于今山西西北部云中山、句注山迤西,桑干河、汾河上游和黄河东岸一带。分南北两部:北秀容川为契胡尔朱氏所居,北魏时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当今朔县西北,一说尔朱氏所居秀容应在肆州(治今山西忻县西

  • 天瑞景星

    五代后梁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13—916年,凡4年。

  • 波朗

    傣语音译,“波”意为“父”或“长者”,“朗”含有“绳索”或“捆绑”之意,即专以绳索束缚他人的长官。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召片领及召勐派往下属辖区负责督察工作的特使。大多由领主的家臣或亲属充任,故当

  • 寻传蛮

    古代景颇族、阿昌族先民称谓。有人根据《文献通考》、《景泰云南图经志》及《滇考》等记述,认为“寻传”可能是“寻傅”之误。唐代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和以东,包括部分川西南地区。当时尚无农桑,采摘薏苡、野果以

  • 瓦纠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