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仓洛门巴语

仓洛门巴语

也叫墨脱门巴语。门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林芝县的东久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不丹王国的东部。国内使用人口约5000,国外不详。仓洛门巴语有一定的方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以墨脱县背崩门巴语为代表,语音特点是:有25个单辅音和3个复辅音。塞音、塞擦音、擦音不分清浊,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7个单元音,5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前响、真性为主要特点。有9个单辅音韵尾和3个复辅音韵尾,复辅音韵尾由鼻音和颤音后面带喉塞音构成。有高低两个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但不大。有轻声,主要出现在虚词或词尾上,多音节词的末尾音节也常常读轻声。有连续变调现象,还有辅音脱落、同化、异化、替代和音节合并等音变现象。语法特点是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形态,动词部分语法范畴用后缀表示。词类分名词、量词、数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在各词后加后缀表示复数。数词采用20进位制,如表示30,则用1个20加10,60用3个20,90用4个20加10。量词很不丰富,数词与量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数词可不和量词结合单独修饰名词或动词。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三人称代词有常称与憎称的区别。人称代词还有普通格和所有格的区别。动词包括判断、存在、行为3类。行为动词有体和式两种语法范畴。体分未行体、进行体、将来进行体、已行体、完成进行体5类。结构助词不丰富。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主要单音节词及由单节词根合成的复词构成。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藏语借词约占词汇的30%以上。有一定数量加词头、词尾构成的双音节或多音词。词汇合成的方式有并列、主谓、偏正、宾动等。

猜你喜欢

  • 保安令

    保安族传统民歌。又称保安花儿、脚户令。流行于积石山保安族地区。约源于清代。多在节庆时演唱,演唱时,除用汉语外,衬词、借词中也用本民族语言,以及撒拉语、藏语等。节奏自由奔放,带有颤音,由低转高,婉转动人

  • 禾竿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亦称“禾积”。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记载:“乡里人家以上元前日束藁如纛状,包禾黍稷粟之穗,又悬木棉花冒于长竿之首,建屋旁,张索

  • 索格召

    鄂温克语音译。是额尔古纳河畔鄂温克人对野生鹿的称呼,对已驯养成家畜的驯鹿称“鄂伦”。详“驯鹿”。

  • 海西兀者讨温千户所

    见“兀者托温千户所”(112页)。

  • 冬白波觉

    珞巴族崩尼部落方言音译,意为“女子的辫子和男子的发结”。珞巴族婚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当新娘进入屋里后,婆婆将她拉到房子中央的火塘旁坐下,举行巴菲仪式:在巫师主持下,新娘双手掰开鸡

  • 党兀班

    ?—1337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西平王奥鲁赤曾孙,搠思班子。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西府(在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吐蕃发

  • 巴鲁剌思

    即“八鲁剌思”(27页)。

  • 天祚德妃

    见“萧师姑”(1993页)。

  • 西蕃诸族

    ①元、明史籍中对藏族诸族部的泛称。 ②藏族古族部名。元至元四年(1267)十月,诏谕西蕃诸族酋长以其民入附鱼通、嵓州等处。鱼通等处属宣政院辖地,在今四川省康定一带。详见:“西蕃”(693页)。

  • 南诏东岳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乌龙山(又名绛云弄山,位于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300里)称东岳,为五岳之一。亦即乌蒙山,又称云龙山,有12峰,雄拔陡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