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拉部

乌拉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又作兀拉、兀剌,满语意为“江”。因分布于乌拉河畔,故名。源同※哈达部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江(今呼兰河)一带。始祖纳齐布禄南徙辉发、乌拉部间启尔撒河源,避居乌拉河滨,二传至其孙(佳玛喀)时,在乌拉河岸洪尼地方筑城,为所部首领,自称贝勒。八传至补烟(布干),始强盛,尽并周边各部。十传至满泰、布占泰兄弟。在今吉林市东北68(或70)里松花江左岸建乌拉城(今名乌拉街,又称乌拉镇)。外城周15里,内城周2里。辖境大体南接辉发部(磐石县北境),西至苏斡延(今双阳河)与叶赫接,东达张广才岭,盛时达东海滨,北抵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县)南及拉林河中游一带。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初,为努尔哈赤所败,城破,被建州女真所并。遗民多为打牲乌拉户。属境有吴雅氏、颜扎氏、萨克达氏、兀札拉氏等女真60余姓,并有鄂尔图特氏等蒙古族杂居。(系表见下页)

附:乌拉部世系*

*本表参考《开原图说》(玄览堂丛书本)、《乌拉哈萨虎贝勒后辈档册》和《满洲实录》制成。同时也吸收了乌拉部后人赵东升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 乌昆神鲁部

    金代北边诸部族之一。金朝曾在此设部族节度使。军兵事属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三年(1192),罢节度使,以招讨司兼领。

  • 八旗荫监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永德

    唐代渤海国定王大元瑜年号。809 (—说810)—812年,凡4年。

  • 吗固

    即“穆”(2554页)。

  • 西夏姓氏录

    书名。清张澍撰。1卷。为作者《姓氏五书》之一种。本书录宋元以来编年史书、文集、类书等汉文史籍中所见之西夏姓氏凡163种,并考其源流,但缺遗错讹甚多。清宣统元年(1909)罗振玉从法人伯希和手中得张氏手

  • 库合真

    隋代突厥汗国大臣。又作窟合真、窟舍真、库真。阿史那氏。沙钵略可汗第七子。初任特勤。隋开皇五年(585)七月,奉父命入朝隋,文帝杨坚拜其为柱国,封安国公,宴之内殿,引见皇后,赏劳甚厚。自此,突厥贡使岁时

  • 即“”(1731页)。

  • 慕容垂

    326—396十六国时后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道明。又名霸,字道业。前燕国君慕容皝第三子。13岁即为偏将,勇冠三军,累战有大功。晋咸康八年(342),与慕容翰大败高句丽

  • 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

    元朝管理和训练回回炮手及军匠的机构。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遣使至波斯征调回回炮手军匠,宗王阿不哥以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人应诏。至元十年(1273),蒙古军借回回炮手之助,攻克南宋江汉重镇樊城、襄

  • 西受降城

    参见“三受降城”(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