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胜卫故城遗址

东胜卫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洪武四年(1371),以元东胜州改置东胜卫。二十五年(1392),分为东胜左、中、右、前、后5卫。次年取消中、前、后3卫,只保留左右2卫。永乐元年(1403)废弃。正统年间(1436—1449),重设东胜卫,后又废弃。经考古调查证实,此城内西北角俗称“大皇城”,是明洪武四年置。外城是二十六年(1393)扩建。大皇城周长约2公里许,残墙最高约6米,东面和北面城墙各有4个马面。东墙正中开门,并加筑瓮城,城内有丰富的文化遗址。外城周围约9公里,墙高9米,基宽14米,顶宽6.5米,四墙正中开门,筑有瓮城。

猜你喜欢

  • 恩萨·罗桑顿珠

    1505—1566即三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生于后藏恩萨(今日喀则境内)。索南多吉之子。自幼崇敬释迦宗喀巴,8岁便自披白绸单,挂项珠,独自跌坐月下。明正德十年(1515),从大德札

  • 迭儿列斤蒙古

    见“都儿鲁斤”(1817页)。

  • 吾者

    即“兀者”(107页)。

  • 突利可汗

    ①(603—631)隋末唐初东突厥小可汗。名什钵苾。阿史那氏。※始毕可汗子,颉利可汗侄。隋大业(605—618)中,始毕可汗立其为泥步设,领东牙兵,妻隋淮南公主,建牙于幽州北,统管契丹、靺鞨、奚、霫等

  • 矣格

    宋末元初云南罗武部土官。彝族。为大理37部之一罗武部长、武定凤氏土官一世祖阿而(《明史·土司传》作阿历)之玄孙。世袭罗武部(居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长。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忽必烈以太弟征云

  • 桑吉益格巴

    唐代吐蕃官名。藏文写作“gsanggi yi ge pa”,意为“机要文书”、“机密书记”。此职见于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伯字1089号卷子,其职有大、中、小之分。

  • 教来河

    河流名。蒙古语称奈日顶高勒。西辽河支流。全长494公里。发源于西土默特旗北阴山山脉。会白塔子河、李家窝铺河、干沟子河、高刀板河、腾克力河5条支流,水向东北流,经敖汉旗东北,奈曼旗王府之东南,流入西辽河

  • 国阿辇斡鲁朵

    见“永兴宫”(636页)。

  • 探马赤军

    蒙古国和元代由各部族人组成的军队。又译“探马臣”、“探马军”。关于“探马”一词的含义,诸说纷纭,有“先锋”、“矫捷者”、“镇戍兵”、契丹语“挞马”(扈从)、汉语“探马”、“管理官”、“烙印”等诸说,今

  • 斡里端

    见“萧挞不也”(24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