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觉士
亦译“七初子”、“初七觉士”、“七聪慧者”等。是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随莲花生和菩提萨最早出家的7名吐蕃僧人。其名称在藏史中所载不一,《贤者喜宴》记载是:拔赤斯、拔塞囊、巴果贝若咱纳、恩兰·杰瓦立央、玛阿杂热仁钦秋、莱松杰瓦绛秋、昆鲁旺波。《红史》无拔赤斯和杰瓦绛秋,而为拔赤谢和藏来楚。《德乌佛教中》所载最早出家者为13人。
亦译“七初子”、“初七觉士”、“七聪慧者”等。是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随莲花生和菩提萨最早出家的7名吐蕃僧人。其名称在藏史中所载不一,《贤者喜宴》记载是:拔赤斯、拔塞囊、巴果贝若咱纳、恩兰·杰瓦立央、玛阿杂热仁钦秋、莱松杰瓦绛秋、昆鲁旺波。《红史》无拔赤斯和杰瓦绛秋,而为拔赤谢和藏来楚。《德乌佛教中》所载最早出家者为13人。
即“震国”(2490页)。
佤语音译,意为“买来的人”。参见“官教克”(1532页)。
见“昭烈皇后”(1648页)。
元代赈粜粮之一种,又作红帖粮。成宗大德五年(1301)始行。因政府所拨赈粜粮多为豪强嗜利之徒巧取豪夺,不能周济贫民,遂令司署籍贫乏户口之数,置半印号籍文贴,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对贴给粮,大人3斗,儿
辽官名。契丹语音译。其执掌犹如宋执政左右的防閤。宋人刁约于嘉祐元年(1056)出使契丹时,曾用汉语与契丹语交杂作《北语诗》,内有“看房贺跋支”句自注:“贺跋支,如执政防阁。”
纳西族信仰的一种原始多神宗教。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天、地、日、月、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有神灵,也崇拜鬼魂和祖先。奉“丁巴什罗”为该教始祖。其经书称《东巴经》,巫师叫“东巴”,故称
即“玄烨”(622页)。
见“苏拉赫词典补稿”(1009页)。
见“天山”(216页)。
即“牙书”(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