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扣钟
亦写作一扣衷、一口钟、一裹圆,满语谓之“呼呼巴”,即斗篷,也叫篷篷衣。清代中期盛行一时,妇女多穿,男子亦有穿者。其制极简单,似雨衣,有领无帽,无钮扣,穿时披在肩上,用细布带系于颈部,用以遮风御寒。因形似覆钟,故名。
亦写作一扣衷、一口钟、一裹圆,满语谓之“呼呼巴”,即斗篷,也叫篷篷衣。清代中期盛行一时,妇女多穿,男子亦有穿者。其制极简单,似雨衣,有领无帽,无钮扣,穿时披在肩上,用细布带系于颈部,用以遮风御寒。因形似覆钟,故名。
见“乔白郎”(790页)。
1599—1639清初宗室重要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孙,大贝勒※代善长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奉命统兵略明奉集堡。参加辽沈大战,追击明总兵李秉诚至白塔铺。随父攻扎鲁特部,
清代著名画家。藏族。出生于门汤绘画世家。幼年酷爱绘画。康熙四十三年(1704),在拉萨绘制成《四部医典》79幅彩色系列挂图。画出整套人体内脏解剖图,唯从第悉之命,保留了心尖朝上之画法。在《胚胎学》挂图
唐吐蕃王朝古都。即逻娑之别译,今之拉萨,清初曾称之为招地,参见“逻娑”(2062页)。
?—1900清朝大臣。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土默特氏。字豫甫。咸丰八年(1858),由官学生奖奉宸苑笔帖式。同治九年(1870),升八品苑丞。十一年(1872),赏加护军参领衔,俟升六品苑丞后,以员外郎
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亦称群狄。为赤狄、白狄、长狄之外的北狄诸部落,包括有名称记载的丽土之狄、狄祖等,一说还有徐、蒲等。姬姓。初分布于晋东南一带,后北迁太原,再迁晋北。先与赤狄、白狄、长狄等组成部落联盟
即“吉里迷”(681页)。
? —1214金大臣。兴州路人。女真族。蒲察氏。以荫补官,初充护卫十人长,历迁右卫副将军。以伏击宋来攻之军功,改提点器物局。泰和年间(1201—1208)攻宋,从右副元帅完颜匡为副统,克宜城县。八年(
见“仁美”(315页)。
苗族古歌。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吉首、龙山等地区。全歌约5千余行,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射日月,苗族的大迁徙,立村建寨三个大部分。内容有受汉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痕迹,如盘古、南火为人类祖先,果酥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