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魏登国元年(386)置,无常员。统率侍中以下至中散等官员。主受诏命,出入禁中,参议军国大事及奉命出使。在建国初期权力很大,尚书省设立后,遂废。
指部队战斗组织、编队之军法条令。《尉缭子》有《经卒令》,主要叙述对士卒进行组织编队之方法。
①清苏州踹坊稽查人员。踹坊为管制踹匠,除包头外,复于每坊设管帐一人,专司稽查,名坊长。凡踹匠投坊佣趁,必经其盘查来历,填明册籍,方许入坊。坊内踹匠实行五人连环互保,一人有事,四人同罪,日则作工,夜则关
即“吉里迷”。
①泛指南方之地。《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②东晋南朝时指姑孰为南州。姑孰一作“姑熟”。即今安徽当涂县。迫临江渚,东晋、南朝时为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南方门户,东晋时筑城,为戍守要地,曾历为
五代时禁军将领。时有内外巡检侍卫指挥使、牙(衙)内侍卫指挥使,又有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等。
968—1039北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字仲通。少豪放不羁,喜言兵事。未仕即数上书论军政弊端,建请严军纪,制定将士临阵怯战惩罚条例,募土兵,以恢复府兵制度。景德二年(1005)举进士,真宗早识其名,
1836—1918清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辅廷。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孙。光绪十年(1884)起,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封庆郡王。二十年(1894)封庆亲王。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奉命留京与李鸿
古代祭祀先农神之所。周代有藉田,并祀先农,历代均沿此制,并建坛以祭祀之。《宋书·礼志一》:“整制千亩,开阡陌,立先农坛于中阡西陌南。”明洪武二年(1369),建坛于南京南郊,藉田北。每年仲春,皇帝耕藉
?—1448明浙江庆元(今宁波)人。正统时,率流民往福建采矿为生,与官府时有冲突。正统十二年(1447),聚流民于福建政和、浙江庆元等地起义,转战福建、江西,从者数万人,与邓茂七起义相呼应。次年,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