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鸣皋山

鸣皋山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二年(1128),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遇于鸣皋山下,夹伊水而军”,即此。鸣条之战 商汤灭夏之战役。夏朝末年,夏王桀生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即位后“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伐有施氏(在今山东滕州),得美女妹喜,甚得宠。聚敛百姓资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常指太阳咒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书·汤誓》)。拒谏而诛杀大臣,任意伐灭诸侯,诸侯多叛夏。商汤在伊尹、仲虺的协助下,先后伐灭韦、顾、昆吾三个忠于桀之诸侯后,遂出兵征伐夏桀。夏商两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今山西运城东北)会战前商汤举行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汤誓》。交战后夏军即溃,桀败逃三朡(今山东定陶北)。商军追至三朡,桀逃奔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被擒流放而死,夏王朝遂被灭亡。

猜你喜欢

  • 太子后卫率

    后(後)官名。西晋惠帝置,与太子左、右、前卫率各领一军,宿卫东宫,亦统军出征,五品。东晋初罢,太元年间复置。南朝宋废。

  • 段赤城

    唐时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地区人。有胆略。时西洱河有巨蟒为害,吞啖人畜。他缚刃入水赴蟒,蟒吞之,俱死。南诏国王劝利建灵塔祀之。

  • 子义

    战国时赵国人。赵孝成王元年(前265),赵臣触龙说赵太后以少子长安君为质于齐。事后,他评论说:人主之子,乃骨肉之亲,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何况人臣呢。事见《战国策·赵策四》。

  • 朱祐楎

    1479—1538明宗室。 宪宗第七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封衡王,弘治十二年(1499)就藩青州(今属山东)。卒谥恭。

  • 史务滋

    ?—691唐宣州溧阳(今江苏溧阳西北)人。天授元年(690),拜纳言。次年,奉命与来俊臣同治雅州刺史刘行实及其弟行感狱,被俊臣诬奏与行感亲,掩其反状,则天令俊臣并治。恐陷刑而自杀。

  • 文旁

    即“旁”。

  • 前军兵马使

    官名。唐代元帅、都统、招讨使属官,出征则置,兵罢即省,置一人,位行军参谋下。

  • 习动

    清颜李学派用语。指躬行践履。《习斋年谱》卷上:“宋人好言习静,吾以为今日正当习动耳。”认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习斋言行录》卷下)。与理学“习静”之旨相

  • 里正

    官名。春秋始置,一里之长。战国、秦汉沿置,东汉又称里魁。北魏置,掌管京师诸坊内事务,每坊内千户左右设一人,有二属吏,先为流外四品,后为流外勋品。北齐每坊置二人,或有属吏、隅老。隋代畿外五保置一里正,以

  • 潭州府

    明初改元天临路置。洪武五年(1372)又改为长沙府。参见“长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