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䃅
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翁叔。灵帝熹平中为谏议大夫,与杨彪、蔡邕、卢植等著作东观,同续《东观汉记》。献帝时官至太尉。蔡邕被罪时请求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营救之而无效。他驰赴司徒王允,谓邕乃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汉史为一代大典。王允竟不许。
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翁叔。灵帝熹平中为谏议大夫,与杨彪、蔡邕、卢植等著作东观,同续《东观汉记》。献帝时官至太尉。蔡邕被罪时请求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营救之而无效。他驰赴司徒王允,谓邕乃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汉史为一代大典。王允竟不许。
?—1900清末台湾台北人,又名简大师,字太师。绿林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愤日本索割台湾,于台北聚众举义。先后与日军奋战于台北、淡水、尖渡、士林等地。二十五年内渡厦门,迁居同安。后被日本勾
①亦称天印山。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因山形如方印,故名。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凿金陵山岗以破王气,方山即为其所断之地。地处秦淮河东南二源的会合点,三国吴开破冈渎后当都城建康东南水运要道,又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汝南(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任尚书仆射。孙权久有废太子和之意,于赤乌十三年(250)幽禁和。他与骠骑将军朱据率将吏泥头自缚,诣阙苦谏。权怒,遂被杖责斥归田里。
官府工匠名。唐少府监中有内作巧儿四十二人,掌内廷织纴之事。
1403—1460明顺天(今北京)人,原名福寿,字用钦。蒙古族。袭父职为羽林指挥使。正统七年(1442)参与麓川之役,擢都督佥事。土木之变时守大同,御也先,进左都督。后以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功,封南宁伯,
书名。西晋皇甫谧撰。三卷。已佚。
即“峄山”。
西汉元帝年号(前48—前44)。凡五年。
即“近光集”。
南朝梁敬帝年号(555—556)。凡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