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豹
①战国时赵国封君。赵肃侯时受封为阳文君。赵武灵王元年(前325)为赵相。见《史记·赵世家》。②战国时赵国封君。赵惠文王同母弟。封平阳君。赵孝成王四年(前262),韩上党郡守不欲上党入秦,遣使至赵,愿以上党十七邑献赵。他说赵王,以为“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劝王勿受。赵王及平原君赵胜不听,发兵取上党。卒使秦、赵爆发长平大战,赵丧师四十余万众。
①战国时赵国封君。赵肃侯时受封为阳文君。赵武灵王元年(前325)为赵相。见《史记·赵世家》。②战国时赵国封君。赵惠文王同母弟。封平阳君。赵孝成王四年(前262),韩上党郡守不欲上党入秦,遣使至赵,愿以上党十七邑献赵。他说赵王,以为“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劝王勿受。赵王及平原君赵胜不听,发兵取上党。卒使秦、赵爆发长平大战,赵丧师四十余万众。
南朝梁武帝年号(502—519)。凡十八年。
?—1378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字至善。元末投朱元璋,历万夫长、帐前都先锋、天策卫亲军指挥使等。从徐达北伐,署河南行都督府事。征山西,渡河取凤翔,克庆阳,于古城破扩廓帖木儿,降其卒八万。洪武三年(
官名。金置。属殿前都点检司。分为左、右。掌妃嫔出入总领护卫导从。
①清末某些乡团的名称。咸丰同治年间,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以“自卫身家,防匪防盗,守望相助”为宗旨。凡由士绅控制,并造册报官批准者为“官团”;凡不报官批准者为“私团”
书名。清爱必达撰。三十二卷。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爱必达,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巡抚贵州时,曾条例十八事,后由贵阳经历张凤孙芟摘为书。以贵州省、府、厅、州、县为纲目而详记其建置沿革、疆域、山
1127—1194即赵眘。南宋皇帝。1162—1189年在位。字元永。太祖七世孙。父秀王子偁。高宗无子,绍兴二年(1132),选育禁中。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为皇子,封建王。三十二年,立为太子
古代陶器纹饰。是以交错线条构成的网形。为陶器成型后以拍拍印、或以尖形工具刻划而成,也有彩绘的。多见于新石器时代。
1426—1510明河南钧州(今禹州)人,字负图,号三峰居士。回族。景泰进士,授御史。以镇压陕西固原(今属宁夏)满四农民起义,整饬辽东军务,总督漕运、赈灾,积功由左副都御史迁官至兵部尚书。成化十四年(
官名。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为八镇将军之一。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只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因之,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
《尚书》篇名。平定三监和武庚叛乱后,周公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的地区封给武王少弟康叔。本篇系康叔受封时周公对他的训诫之辞。文中提出“明德慎罚”的政治原则,强调敬畏天命,体恤民情,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