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补注
即“春秋谷梁经传补注”。
即“春秋谷梁经传补注”。
书名。简称《律诰》。《大明律》和《大诰》的合称。洪武二十二年(1389)《大明律》基本厘定。至三十年复取《大诰》条目,撮其要略,附载于律后。参见“大明律”、“大诰”。
①即行理、行旅,或称行人。古代使者的代称。《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杜预注:“行李,使人也。”《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杨伯峻注:“行理亦作行旅,谓使人。言晋国使人来催问
1876—192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原名则泽,字宗孟。清光绪秀才,曾从外籍教师习外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林纾等主编《译林》。曾译成《西方东侵史》。三十二年赴日留学,被推为留日福建同乡会长。
战国末人。齐王建之相。多受秦贿。使宾客入秦,亦为秦所收买,皆为反间。屡劝齐王建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拒秦。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秦将王贲攻齐,齐王建听从其计,不战而降。齐亡,秦遂统一中国。
1881—1973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行严,号青桐、秋桐,笔名黄中黄。早年入两湖书院和江南陆师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并任《苏报》主笔。曾据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梦
即“高季兴”。
?—1215金恩州历亭(今山东武城)人,字振之。大定进士。章宗即位,使宋还,任同知登闻检院事。奉诏刊定旧律,先奏《名例》一篇。承安四年(1199),升户部尚书。泰和二年(1202),力主废止三合同交钞
唐时,朝廷征调节度使辖军出境,到外地作战时所负担的军费。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频仍,朝廷调遣节度使军队到外镇作战,“旧制皆仰给度支。”德宗时,“优恤士卒,每出境,加给酒肉,本道仍给其家,一人兼三人之
①夏王。禹之孙,启之子。继位后兄弟五人皆荒唐,不理政事,好淫乐。曾猎于洛水之南,百日不归王都,有穷后羿乘人民不满,“因夏民以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拒太康于洛水。太康失国,流落而死。②晋武帝年
又译忽邻勒塔,近人译著中多作库里尔台。蒙古语,聚会之意。元代汉译“大朝会”。源于蒙古部落议事会。凡征伐等大事,必召开会议。蒙古各大汗之立,形式上皆需经忽里台推戴。元朝建立后,新帝即位,亦例行召开,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