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行朝录

行朝录

书名。或称《行国录》。明末清初黄宗羲撰。记载南明历史。就流传之版本看,篇次已经后人更动。《国粹丛书》本为六卷,目录是:卷一《隆武纪年》、《赣州失事》、《绍武之立》;卷二《鲁纪年》、《舟山兴废》、《日本乞师》、《四明山寨》;卷三《永历纪年》;卷四《沙定州之乱》、《赐姓始末》;卷五《江右纪变》、《张玄箸先生事略》;卷六《郑成功传》,前有自序。《绍兴先正遗书》本分十二卷:一、《隆武纪年》,二、《绍武之立》,三、《鲁王监国》上,四、《鲁王监国》下,五、《永历纪年》,六、《章贡失事》,七、《舟山兴废》,八、《日本乞师》,九、《四明山寨》,十、《沙氏乱滇》,十一、《赐姓始末》,十二、《江右纪变》。后者卷数虽多,而篇目却少于前者,编次亦不尽同。现流行之本,乃后人所纂辑,非宗羲之原书。

猜你喜欢

  • 羽檄

    即羽书。汉代征召军队的一种文书,上插鸟羽以表示紧急,须尽快传递。《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 石峰堡

    在今甘肃通渭县东北。堡据丛山中,四面削险,沟堑纵横。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回民田五以石峰堡为大本营反清,后为清军攻占。

  • 断狱律

    唐律第十二篇名。即关于监禁、审讯、判决的刑法。如囚应禁而不禁,讯囚不察辞理即行拷掠,决罚囚犯不合法,断罪不引律令,官司出入人罪,拷决孕妇不合时等,皆受相应刑罚。共三十四条。始自三国魏,北齐与捕律相合,

  • 赛夏人

    又作萨斯特。台湾高山族之一部。居住在泰雅人西南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山区。过去又分为北赛夏人和南赛夏人。

  • 四宫

    ①天球分区名。古代按照春分前后初昏时天象,将周天分成四个区域,以四方命名,分别称为东宫、南宫、西宫、北宫,合称四宫。又名四官、四象、四兽、四灵、四陆等。四宫分二十八宿为四部,每部七宿:东宫:角、亢、氐

  • 韩亿

    972—1044北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其先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字宗魏。咸平进士。真宗朝,以宰相王旦之婿避嫌,数任外官,有治声。旦卒,始召入。仁宗初,为侍御史知杂事,以敢于执法,不为权贵所挠

  • 史记货殖列传注

    书名。清刘光蕡撰。一卷。刘氏所注多为诠释性语,可供研究者参考。收入1921年刊行之《烟霞草堂遗书》。

  • 品级山

    清代大朝会时官员排班行礼的位标。铜铸,呈山状,高约30厘米,上嵌铸满汉字品级阶位。举行典礼时,摆列在太和殿前丹墀内御路两旁,东、西各两行,每行自正、从一品至正、从九品,各十八座,总共七十二座。参加朝贺

  • 女里

    ?—978辽人。原为世宗积庆宫人。穆宗即位,为习马小底,累迁马群侍中。穆宗被杀,集禁兵护卫景宗即位。以功加政事令、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尉。保宁十年(978),以私藏兵甲罪,处死。

  • 耶律斜轸

    ?—999辽契丹迭剌部人。耶律曷鲁孙。景宗时,为南院大王。保宁十一年(979),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北)大败宋军。圣宗时,承天太后称制,为北院枢密使。统和四年(986),为诸路兵马都统,从承天后与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