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丘
①春秋齐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即此。②春秋宋地。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春秋》僖公九年(前651):“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诸侯盟于葵丘”,即此。
①春秋齐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即此。②春秋宋地。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春秋》僖公九年(前651):“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诸侯盟于葵丘”,即此。
①(?—257)三国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季文。吴前将军朱桓子。以父任除郎,后拜骑都尉,代桓领兵。赤乌四年(241),随朱然围攻魏樊城(今湖北襄樊),献计破其外围,还拜偏将军。建兴元年(252
见“龟兹”。
官名。明代上林苑置,左、右各一人,正七品。因本监左、右监正及左、右监副不常置,故往往署职,掌监事。此外,明初于内府神宫监、尚宝监、内官监等宦官衙门亦曾置左、右监丞,各 一人,正五品。后革。
在今河南洛阳城北,汉、魏洛阳城西北。东汉初张纯穿阳渠,引谷、洛水时于谷水上作堰。魏明帝太和年间更修,谓之千金堨,遏谷水东注,谓之千金渠。“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洛阳伽蓝记》卷四)西晋、北
①古代称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作天地的代称。见“圆”。②正方形及其内切圆,《周髀算经》:“方中为圆者谓之圆方。”
书名。清末崔国因撰。十六卷。系崔氏于光绪十五年(1889)至十九年任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公使时所写日记。主要记述外交和商务活动事项,兼有当时世界各国新闻情报,旁及政治制度、农田水利、金融
年号。(1)西汉武帝年号(前110—前105)。凡六年。(2)南诏大蒙国异牟寻年号(?—808)。
明清土家族地区土司下属管理村寨之头目称舍把。永顺、保靖司境内舍把负责派遣夫役,征收钱粮。容美司则将不当差而编入各旗的人概称舍把。
中国历史上政府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传递的邮驿制度的通称。起源很早。战国时已有供邮驿所需的传舍。汉时各地有传舍,通路上置驿,有驿马、传车。又有邮亭供传递文书。宋时驿传有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北百余里。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孟宗政败金人于枣阳,追至马磴寨,焚其城,入邓州而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