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典
东晋梅赜所上伪《古文尚书》篇名。原为《尧典》中“慎徽五典”至篇末部分,另加“曰若稽古”至“乃命以位”二十八字,定名《舜典》。记述尧、舜禅让传说。
东晋梅赜所上伪《古文尚书》篇名。原为《尧典》中“慎徽五典”至篇末部分,另加“曰若稽古”至“乃命以位”二十八字,定名《舜典》。记述尧、舜禅让传说。
书名。清宝廷撰。二卷。宝廷为清宗室,同治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其子寿富谓谏疏十失五六,则知此书不过原奏议之半。作者留心洋务,举凡荐才,闽省海防、船政、关税等,均有议论。宣统二年(1910)刊印。
937—1013北宋洪州(治今江西南昌)人,字叔昭。南唐时,举进士不第。入宋,授洺州推官。太平兴国五年(980),为遂宁令。以荐召至汴京,奏江淮茶法及淮南酒榷事称旨,命赴淮右提总其事,此后每年有羡利。
书目名。西汉刘歆编撰。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业,整理国家藏书,在刘向《别录》基础上编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因名《七略》。辑略为编辑凡例并总论各类图书源流。其余六略分类著录
511—555北朝时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字菩萨。北魏末,随宇文泰入关,连年征战。永熙三年(534),为原州都督,追杀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于牵屯山,以功封饶阳县侯。西魏文帝即位,以定策功,进爵为公
官名。北宋末年始设置,全称为提举御前军器所,领制造兵器之事。南宋时又改置提举制造御前军器所。
①指汉魏间河内大族司马氏八兄弟。《晋书·司马孚传》载:司马孚字叔达,兄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弟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俱知名,号称“八达”。②指西晋
周代国族之间的协定形式之一。当时,国与国之间,或君与大夫之间,如有不协,往往举行盟会消除裂痕,重申旧好。盟会时,盟者要杀牲歃血(以口含血,或以指蘸血涂于口),在神前宣布必须共同遵守的誓约,表示自己的信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会稽山下。因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而著名。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本位于天柱山下鉴湖湖口,以后曾迁至鉴湖中及天柱山顶。南北朝后期,在鉴湖中的兰渚。
初为春秋、战国时期对宰辅大臣的尊称。后渐成为官称,多作相邦(一说本名相邦,至西汉因避高帝刘邦名讳改相国)。居宰辅之位,为百官之长,与丞相略同而位稍尊。秦代唯置丞相。西汉承秦制置丞相为国务长官。高帝、惠
即“祝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