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腹诽

腹诽

罪名。亦作腹非。指臣下对皇帝之作为,口虽不言而实非之。据《汉书·食货志》,武帝时造白鹿皮币,大农令颜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遂为御史大夫张汤劾奏,以为异当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非,论死”。自是后遂有腹非之法。

猜你喜欢

  • 不灰木

    石棉古名之一。又称石绒或石麻。以石棉织成的布则称“火浣布”或“火毳”。始见于《列子·汤问篇》:“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

  • 钧容直

    宋禁军番号名。宋皇帝最亲近之扈从禁军马军诸班直中有钧容直,实为军乐。太平兴国三年(978),选禁军中通晓音乐者成立“引龙直”,于皇帝外出时骑导,淳化三年(992)改名钧容直,皆与教坊参用。

  • 提举保甲司

    官署名。北宋熙宁八年(1075),始以朝臣提举陕西等五路义勇保甲。元丰二年(1079)开封府界置提举保甲官,自置官署,称提举保甲司。后有保甲路分皆置。掌什伍其民,分番教阅武艺,进赏其优者。八年,署提举

  • 冶户

    宋代从事金属冶炼的专业户。或由官府指派,或由富豪向官府买扑。富裕冶户招募工匠、冶夫,进行生产。冶户的产品须输纳官府。

  • 僧主

    官名。主持全国佛教事务之僧官。南朝宋、齐间多有此称,如宋僧瑾,齐道盛、玄畅、法献等曾被诏命为僧主。相当于东晋的僧正、十六国后秦的僧统以及北魏的沙门统等。有时州郡僧官亦称僧主,《高僧传》:齐和帝中兴元年

  • 欧阳东凤

    明潜江(今属湖北)人,字千仞,号素凤居士。万历进士。授兴化知县,迁南京刑部郎中,擢平乐知府,调常州知府。著有《晋陵先贤传》。

  • 佛教大事年表

    书名。嘉木央协巴多吉撰。木版本二十六叶,雕于塔尔寺。该书起自第一个饶迥之丁卯(1027),终于第十二个饶迥之乙未(1715)。成书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记蕃地佛教大事、著名僧侣的出生、习法、建

  • 登科

    科举考试用语。隋唐设科取士,放榜又分甲乙等科,故中式者称登科。后亦用以特指进士及第者,亦称登第。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后代多指经会试、

  • ①古代汉族自称为“夏”,亦称“诸夏”或“华夏”,常和“蛮夷”对称。《书·舜典》:“蛮夷猾夏。”《史记·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引郑玄曰:“猾夏,侵乱中国也”。此“中国”与“中原”含义相同。参见“中国②”、“

  • 颜氏家训

    书名。北齐颜之推著。二卷二十篇。作者痛心于魏晋以来“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既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的社会风气,以《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为据,从整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