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秘书省

秘书省

官署名。晋代置,《晋书·徐广传》:“(徐广)除秘书郎,典校秘书省。”一说晋代称秘书寺,至南朝梁终改称秘书省,与尚书、中书、门下、集书并称五省。设秘书监为长官,领著作省,掌管国史的修撰及管理中外三阁图书。其官属有秘书丞、秘书郎、著作郎、著作佐郎、校书郎等。北魏又设秘书令,位在监下,还设有秘书钟律郎。时秘书省长官经常参议制度,因设有内秘书,亦称秘书省为外秘书。北齐置监、丞各一员,郎中四员,校书郎十二员,正字四员,又领著作省。隋初加置录事二员,领著作、太史二曹。大业三年(607),增置秘书少监一员,为秘书省次官,减校书郎为十员,改太史局为监。其后又改秘书监、少监为秘书令、少令。又置儒林郎十员,掌明经侍问,唯诏所使;文林郎二十员,掌撰录文史,检讨旧事。此二郎官皆炀帝即位前的直司学士,增校书郎员四十人,加置楷书郎员二十人,掌抄写御书。唐龙朔二年(662),改名兰台,改秘书监为兰台太史,少监为兰台侍郎,秘书丞为兰台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天授初,改秘书省为麟台,秘书监、少监、丞为麟台监、少监、丞,神龙元年(705)复旧。以秘书监一员为长官,少监二员为次官,置秘书丞一员,秘书郎四员,校书郎八员,正字四员,主事一员,令史四员,书令史九员,典书八员,楷书手八十员,亭长六员,掌固八员,熟纸匠、装潢匠各十员,笔匠六员。并领著作、太史二局。后国史、太史分为别曹,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北宋前期,典籍图书之事皆归秘阁,秘书省仅掌常祭祀祝板,置判省事一员,以判秘阁官兼任。元丰改制后,秘书省置监、少监、丞各一员,著作郎一员,著作佐郎二员,秘书郎二员,校书郎四员,正字二员。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并领太史局。南宋初不置,绍兴元年(1131)复置。西夏亦置。辽、金、元改称秘书监。

猜你喜欢

  • 虢季子白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传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长方形,四角略圆,壁外各有二兽首衔环,四足作矩形,腹饰波状纹一周。盘内底铭文一百一十一字,记述虢季子白英勇善战

  • 汴水

    ①《汉书·地理志》作“卞水”。指今河南荥阳市西南索河,为古狼汤渠流经荥阳县境内的一条支流。东汉以后作汴水。初平元年(190)曹操被董卓将徐荣战败于“荥阳汴水”,即此。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洪

  • 吴缜

    北宋成都(今属四川)人,字廷珍。治平进士。以左朝请郎知蜀州事。嘉祐中,《新唐书》成,甚负时誉,他独指摘其中讹误,著《新唐书纠谬》。并推本其由,历举史馆修书之失有八,如责任不专,课程不立,多采小说而不精

  • 渭源县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以首阳县改名。治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为渭源郡治。隋初属渭州,后属陇西郡,唐复属渭州。宝应元年(762)地入吐蕃,遂废。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渭源堡,元至元十三年(12

  • 青澳

    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北海中,两山对峙如门,故又称青澳门。五代梁开平元年(907),钱鏐使其子钱传璙攻温州,州将卢佶将水军拒之于青澳,即此。青麐(?—1854) 清满洲正白旗人,图们氏,字龙宾,号墨卿。道光

  • 广乡侯国

    西汉神爵三年(前59)置。治今河北任县西。属广平郡。新莽废。

  • 小篆

    大篆的对称。又称秦篆。由籀文发展而成,字体较籀文简化。相传为李斯所作。小篆形体匀圆齐整,存世有《琅邪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等。小篆

  • 曳莽

    即“突利设”。

  • 长宁堡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明初置长宁安抚司,后废为堡。嘉靖十四年(1535)抚臣宋沧讨平茂州鸡公寨羌人起事。次年,长宁等处羌人复起,即此。

  • 丰货

    ①十六国后赵铜钱。赵王元年(319)夏四月,石勒称王时于襄国(今河北邢台)所铸。圆形方孔,钱文“丰货”,横读,有篆书、隶书两种,篆书者有外郭。②见“男钱”。丰货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