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秘书监

秘书监

①官名。东汉延熹二年(159)置一人,秩六百石,掌典图书秘记,校定文字,属太常。后省。三国魏文帝黄初初,置为秘书署长官,掌管艺文图籍,员一人,三品。初属少府,魏明帝时王肃任此职,上表论秘书不应属少府,后遂不复属。晋武帝以秘书并入中书省,罢此职。永平元年(291)复置,为秘书寺长官,综理经籍,考校古今,课试署吏,统著作局,掌国史修撰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三品。十六国后赵、前秦、后燕亦置。南北朝时为秘书省长官,仍掌图书经籍之事,领著作省。南朝宋定为三品;梁天监七年(508)定为第十一班;陈改为第四品、秩中二千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职令定为从二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三品。北齐时仍三品。隋代领著作、太史二曹,初为正三品,大业三年(607)改为从三品,后改名秘书令。唐武德初,复改秘书监,从三品。龙朔二年(662)改称兰台太史,咸亨元年(670)复旧。天授初,改称麟台监,神龙元年(705)复旧。掌邦国经籍之事,并统著书、太史二局。后国史、太史分为别曹,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置中大夫代此为新寄禄官,而以此职为秘书省长官,员一人,正四品,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南宋初不置,绍兴元年(1131)复置。金代为秘书监长官,从三品。②官署名。辽代置,南面官,以太监为长官,少监为次官,设监丞、主簿、秘书郎、正字等属官。并统著作局。掌经籍图书,天文历数则析归司天监。金亦置,以监一员为长官,少监一员为次官,下设丞一员,秘书郎二员,通掌经籍图书;校书郎一员,专掌校勘在监文籍。统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局、司天台等。元沿置,秩正三品,掌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以卿为长官,员四人,参用宦者二人。以太监为副长官,员二人。下设少监二员,监丞二员,典簿一员,令史三员,知印、奏差各二员,译史、通事各一员,典书二员,典吏一员。属官有著作郎二员,著作佐郎二员,秘书郎二员,校书郎二员,辨验书画直长一员。

猜你喜欢

  • 内弘文院大学士

    见“内三院大学士”。

  • 统叶护可汗

    ?—628西突厥雄主。射匮可汗弟。唐武德初嗣位,建牙石国北之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吉尔吉斯山北)。三年(620)高祖遣使约其合攻东突厥,颉利可汗惧而请和。在位时,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

  • 内侍殿头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位内西头供奉官下,内侍高品上。元丰改制,定正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右侍禁。金泰和二年(1202)复置,为内侍寄禄官,从七品。

  • 印信

    见“印①”。

  • 周祯

    明应天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文典。元末流寓湖南。朱元璋灭陈友谅,用为江西行省佥事。历大理寺卿,与李善长、刘基等编定律令。洪武元年(1368)任刑部尚书,改治书侍御史。次年出为广东行省参政。三年召为御

  • 翟让

    ?—617隋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骁勇有胆略。初为东郡法曹,犯法亡命至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率众起义。单雄信、徐世勣等人响应,众至万余,所部多为渔猎手,善使长枪。大业十二年(616),李密来

  • 奏院

    宋代进奏院的简称。

  • 秉畀炎火

    利用火光诱杀害虫。《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腾,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一般都在夜晚使用。一说举起火光以祭祀田神。

  • ①古代一种竹、木质书写材料。使用时代自先秦迄魏晋。有狭长竹片与木片两种,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亦统称为“简”或“牒”。单片简或札,在使用前都要编缀成册,称为“策(册)”。竹在剖成简前,需

  • 谏壁里

    即今江苏镇江市东南谏壁镇。南朝宋元嘉中于此置军戍守,以防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