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县
明宣德四年(1429)分嘉兴县置。因境内秀水得名。与嘉兴县同城而治,在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二县合并为嘉禾县,1914年改为嘉兴县。
明宣德四年(1429)分嘉兴县置。因境内秀水得名。与嘉兴县同城而治,在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二县合并为嘉禾县,1914年改为嘉兴县。
或作洒美、撒梅。古族名。明清时白罗罗撒摩都的一部分。人数不多,散居云南(治今昆明)、曲靖(治今曲靖)二府。较多地接受汉文化。山居者农耕为业,滨水者舟居捕鱼。近代昆明郊区仍有一部分彝族自称撒梅。
明代云南百夷土首领等级之一。领军民十人左右。
后(後)书名。一作《后蜀孟氏记事》。五代后蜀董淳撰。十卷(一作三卷或二卷)。记孟昶事。已佚。
服徭役者。《荀子·王霸》:“县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为之。为之者,役夫之道也。”《管子·轻重己》:“处里为下阵,处师为下通(庸),谓之役夫。”《后汉书·刘陶传》:“诚恐,卒有役夫穷匠起于板筑之间。”
水堰名。在唐剑南道绵州罗江(今四川德阳东北)北五里。永徽五年(654),县令白大信置。引射水溉田入城。
书名。元法令类编。顺帝至元四年(1338)平章政事阿吉剌监修。五年书成,六年颁行。内制诏一百五十条,条格一千七百条,断例一千零五十九条,凡二千九百零九条。系增删《至元新格》、《大元通制》诸书而成。原书
1389—1456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有戒,号柏轩、介庵。永乐进士,授御史。历官湖广、山东、浙江副使。正统九年(1444)进右都御史。三镇陕西,有誉望。景泰三年(1452)召还京,加 太子太
即“忽汗州”。
即“高给谏庚子日记”。
在今山西霍州市东二十里。为晋州(治今临汾市)通往并州(治今太原市)的要道。《北齐书·封子绘传》:东魏天平二年(535),平阳太守封子绘,以晋州北界霍太山之千里径,“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