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说
书名。清惠士奇撰。十四卷。考证《周礼》所述名物制度,依经文为序,编为《天官》二卷、《地官》三卷、《春官》四卷、《夏官》二卷、《秋官》二卷、《考工记》一卷。古字古音,一一疏通,或旁征博引,以证周制,或据郑玄所述汉制,递求周制,进而阐明制作深意。虽间有蔓衍、偏颇,但言之有据。为治古礼者所称道。收入《皇清经解》。
书名。清惠士奇撰。十四卷。考证《周礼》所述名物制度,依经文为序,编为《天官》二卷、《地官》三卷、《春官》四卷、《夏官》二卷、《秋官》二卷、《考工记》一卷。古字古音,一一疏通,或旁征博引,以证周制,或据郑玄所述汉制,递求周制,进而阐明制作深意。虽间有蔓衍、偏颇,但言之有据。为治古礼者所称道。收入《皇清经解》。
1828—1899清浙江定海(今舟山)人,字元同,号儆季。同治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由学政潘衍桐保荐,补处州府教授。后为江苏学政黄体芳所聘,主南菁讲舍十五年,又兼主讲宁波辨志精舍,教授诸生,成就
后(後)即“郭威”。
?—1854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道光十三年(1833)任散秩大臣,历官内大臣、副都统、侍郎、护军统领、理藩院尚书等。咸丰三年(1853)署吉林将军。寻回京,率军赴江淮镇压太平军,任帮办江
官名。南朝梁由平准令改名。位流外三品蕴位。为平水署长官,属少府卿,掌平抑物价及染事。陈沿置。隋复改平准令。
《史记·殷本纪》作师涓。商纣时乐师。曾为纣作新声靡靡之乐。周武王灭商后,抱其乐器东奔,投入濮水而死(《韩非子·十过》)。
官署名。元代军事机构。天历二年(1329),隶属大都督府。至顺元年(1330),改为东路钦察军万户府。至正八年(1348),复立东路蒙古军都元帅府。
见“鱼鳞大石塘”。
1187—1269南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嘉定二年(1209),以荫补将仕郎,为真州录事参军、潮州通判。因《落梅》诗获罪,不仕二十余年。端平初,起复,历宗正簿、枢密院
758—815唐河南缑氏(今偃师南)人,字伯苍。曾祖为武则天族弟。建中进士。累为华原令、比部员外郎,擢御史中丞。为官严正持平,德宗誉为“真宰相器”。元和二年(807),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力主抑制藩
572—640唐初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俗姓陈。少出家,遍学内外典籍,尤通儒佛。隋义宁初,蓄发衣道服入关中,研究“三清秘典”。入唐,还归佛门。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请废佛法。他著《破邪论》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