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子安。王通孙。少年对策高第。乾封初,为沛王府修撰。后为虢州参军,因罪革职。南下省父时,渡海溺水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反对绮靡文风,提倡表现浓郁的感情与壮大的气势。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原集已佚,有辑本《王子安集》。
王勃
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子安。王通孙。少年对策高第。乾封初,为沛王府修撰。后为虢州参军,因罪革职。南下省父时,渡海溺水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反对绮靡文风,提倡表现浓郁的感情与壮大的气势。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原集已佚,有辑本《王子安集》。
王勃
书名。元任士林撰。十卷。士林(1253—1309)字叔实,号松乡,奉化(今属浙江)人,以郝天挺荐任安定书院山长。是集所录碑志记传达六十余篇,多记大德、至大间事。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据明泰昌刊本补
①周代族名。属西戎,传为商汤后裔。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春秋初,公元前713年,秦宪公伐灭之,其王逃奔于戎。一说在陕西北境。②商汤都城《尚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史记·殷本纪》:“
1136—1219南宋绍兴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字文授。李光幼子。六岁时,父谪岭南,奉母家居,刻志于学。以父恩累迁太府丞,兼权考功郎,以不附韩侂胄,出知江州。后任江东提举常平,移福建,诏入对,首论
五岭第四岭。亦作甿渚岭、萌诸岭,又名白芒岭、临贺岭、苍梧岭。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与广西交界处。潇水上游一支萌渚水发源于此,为潇水和西江支流贺江分水岭。
即今甘肃灵台县西百里。唐广德元年(763),原州地入吐蕃,置行原州于此。大历十年(775),泾原节度使马璘在此破吐蕃。贞元十九年(803)行原州徙治平凉。
地名。在今陕西眉县东南。北魏永安三年(530)万俟丑奴围岐州,遣别将尉迟菩萨等自武功南渡渭水,攻取围趣栅,即此。
官名。即宗正卿,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宗正卿。
明清供奉历代名医之祠宇。在北京紫禁城太医院署之景惠殿。初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清代续修,有圣祖御书“永济群生”匾额。
书名。纪本作历,清人避高宗(弘历)讳改。南宋熊克撰。四十卷。编年体南宋高宗朝史。起建炎元年(1127)五月,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取材广泛,上援朝典,下参私记,缀辑联贯,颇具条理,但失误亦多
一作时健俟斤。回纥第一代首领。姓药罗葛氏。与妻乌罗浑共理国事。大业元年(605)起而反抗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东徙漠北,臣于东突厥。回纥之兴,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