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宗
元末明初人。奴隶出身。朱元璋下婺州(今浙江金华),以其勤廉能断,命为金华知县。任职三年,有治行。历南昌判官、嵩州知州、苏州知府。官至河南布政使,卒于官。
元末明初人。奴隶出身。朱元璋下婺州(今浙江金华),以其勤廉能断,命为金华知县。任职三年,有治行。历南昌判官、嵩州知州、苏州知府。官至河南布政使,卒于官。
官名。西汉属,水衡都尉,有属官丞、两尉。东汉省。
明宦官。宣德、正统时司礼太监。深得信用,赐免死诏。正统十四年(1449)受命理刑部、都察院狱囚,于大理寺筑坛,张设黄盖,坐于中,尚书以下皆位列左右,是为司礼太监主理狱囚之始。*土木之变后,反对南迁。景
1620—1686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若雨,号西庵,自号鹧鸪生、斯张子。出太仓张溥门下,工于古文,闻名江左。明亡后,改姓名为林蹇,亦称林胡子,皈依佛门,屏迹丰草庵,精研经史,尤专注方言、地
①至极唯一之意。《庄子·天下》谓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实为“道”之别名。《吕氏春秋·大乐》:“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认为“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礼记·礼
吐蕃僧官。藏语音译。意为“僧相”。赞普墀松德赞(乞立赞,755—797年在位)时始设,位大论上。
?—1402明宁海(今属浙江)人,初名升,以字行。方孝孺弟子。洪武二十九年(1396)奉命校文四川。建文初入史馆为编修,迁陕西佥事。曾奉旨入燕王府,知燕王子高煦谋陷世子高炽之事。“靖难”之役中,献计离
前356—前311亦称秦惠文君。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名驷,秦孝公子。即位始,车裂商鞅,但于新法无所更改。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钱。三年,行冠礼亲政。八年,遣大良造公孙衍
见“监使”。
外国金融机构。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德国十三家大银行联合投资组成,资本总额五百万两白银。上海设总行,汉口、青岛、天津、香港、济南、北京、广州等地设分行二十个。三十二年总资本增至七百五十万两。该行在
明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人。营国公郭山甫之女。洪武初册封宁妃。李淑妃死,继掌六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