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漕粮押运

漕粮押运

清代监押漕粮运输的制度。清制,卫所军丁输送漕粮必须有押运官随船督押监运,约束运军,防止偷盗、搀和、失火、停滞等弊。山东、河南由粮道简委管粮通判为押运官,随船到通州;江淮以南诸省,则用监兑官押运漕船至淮,待漕运总督察验完毕,或即委监兑官,或别委管粮通判随船督运至通州。漕船到通州后,押运官出具粮米无亏印结,由仓场侍郎送户部引见。漕粮卸竣,押运官仍负责督押漕船回空,不得迟误,如过淮违限,照重运违限例议处。

猜你喜欢

  • 俞八

    ?—1154宋衢州(今属浙江)人。本为佃农。绍兴二十四年(1154)岁饥,田主徐三逼租,因率众夺粮,执徐三,鸣鼓烧香集饥民千余人起义,攻州城不克,转入严州境内,烧毁寿昌县等处仓库。旋为殿前司正将辛立所

  • 孟恺

    十六国时人。南凉秃发傉檀时任邯川护军。为政宽惠。邯川(今青海化隆西南黄河北岸)人卫章等欲杀之降西秦。事泄,即杀章。嘉平六年(414)傉檀将西征鲜卑乙弗,固谏,以为远征虽克,后患必深,不如结盟乞伏氏。傉

  • 王昔剌

    元保定(今属河北)人。初事忽必烈,以勇略赐名昔剌拔都。攻钓鱼山及阿里不哥有功,授武卫亲军千户。中统三年(1262),从征李璮。至元十五年(1278),攻夔府(今重庆奉节)有功。十六年,徙镇万州(今属重

  • 铜鼓厅

    清宣统二年(1910)以义宁州铜鼓营置。属南昌府。治今江西铜鼓县。1912年废厅为县。

  • 中估

    唐时平抑每月绫绢米麦等税物的价格。建中元年(780)实施两税法后,物价大幅度下降。为了使以实物纳税者有力负担税款,朝廷令各地政府以“中估受纳”。元和六年(811)制:“近日所征布帛,并先定物样,一例作

  • 开庆四明续志

    书名。南宋吴潜修,梅应发、刘锡撰。十二卷。开庆元年(1259)成书。因续《宝庆四明志》而作,故名。四明即庆元府,治今浙江宁波市。全书内容分为庆元府额、增秩因任、学校、科举、城郭、坊巷、郡圃、水利等三十

  • 尚书行台

    官署名。东汉以后,尚书称台或台阁。时事归台阁,尚书执掌朝廷政务,遂称中央政府为台。魏晋时,掌政权者出征时,常在所驻之地临时设立代表中央之政务机构,称行台;若任职者权位特重,则称大行台。北魏称尚书大行台

  • 祭堂子

    满族对天、神、祖先特有的祭祀。又称谒堂子、堂子之祭、堂祭。初沿女真人祭祀习俗,无固定处所,满族建立政权后,才固定在庙宇内或室外举行。入关前主要是借以宣告出兵缘由及申明军纪,政治色彩较重。入关后始有定制

  • 大钦茂

    ?—793唐时渤海第三代王。公元737—793年在位。大武艺次子。父死继位,袭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遣使入唐,请写《汉书》、《三国志》、《晋书》、《唐礼》等典籍。大兴十八年(754)移都上京龙泉府(

  • 夷户

    清代云贵之云龙、腾越(今云南腾冲)、顺宁(今云南凤庆)、普洱等地方所属之少数民族人家,编为夷户,著民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