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对受封王爵,并得以“世袭罔替”者之俗称。清之世爵,皆定有袭次,子孙得依例承袭。对有特殊功勋者封爵,加“世袭罔替”,不降等,不计袭次,即使缘事黜革,仍选旁支堪任者袭封。清初,加世袭罔替者有睿、礼、郑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掌理戈盾类兵械器具,负责颁发使用。
南诏晚期建筑物。俗称一塔。位于云南大理市旧县城西南原弘圣寺前,塔呈四方形,十六层,高约40米,形制与崇圣寺之千寻塔相同。现寺已圮毁,仅存孤塔一座,原塔顶等处饰物,已在明嘉靖前被盗。塔砖上有梵文,多为咒
?—392十六国时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人。氐族。后凉主吕光弟。初历左丞、右将军。麟嘉四年(392),奉光命与南中郎将吕方等攻西秦主乞伏乾归于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先败乾归,复渡河追击,反为乾归所败
又称披夷。清乾隆《东川府志》认为系黑倮罗,爨人余种。即近代彝族中的纳苏濮支系(黑彝的一部分),因居住在自东川往西昌途中金沙江边之披沙而得名。
①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名细君。武帝元封中,为联乌孙击匈奴,以公主嫁乌孙昆莫猎骄靡。因昆莫年老,言语不通,乃自为悲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
即“叶密立”。
亦作蒲寿畊。宋末元初泉州(今属福建)人。祖先为阿拉伯人,原居广州,后徙居泉州,世代以经营海上贸易为业。南宋末,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提举市舶。元至元十三年(1276)冬,以泉州降元,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宋代枢密院机速事不经中书而直接关送门下省,称密白。
即“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