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故城
古楼兰国都城遗址。在今新疆罗布淖尔地区。1900年瑞典斯文赫定考察时,为中国维吾尔族向导爱迪克首先发现。城垣近方形,周长1公里,面积10万多平方米。风蚀严重,民居、寺院、官署遗迹仍可辨析。出土汉钱、晋简、铜镞、陶器、木器。城郊汉墓中出土过大量精美丝毛织物。四世纪中叶以后渐废。
古楼兰国都城遗址。在今新疆罗布淖尔地区。1900年瑞典斯文赫定考察时,为中国维吾尔族向导爱迪克首先发现。城垣近方形,周长1公里,面积10万多平方米。风蚀严重,民居、寺院、官署遗迹仍可辨析。出土汉钱、晋简、铜镞、陶器、木器。城郊汉墓中出土过大量精美丝毛织物。四世纪中叶以后渐废。
书名。清吴增仅编撰。八卷。三国时各国疆域出入很大,难以确定。吴氏据洪亮吉《三国疆域志》,核以陈寿《三国志》,并旁及裴松之《三国志注》和唐宋以来有关地理著作,钩其异同,订其舛误,编为魏、蜀、吴郡县表。凡
官署名。唐初与右帐内府同置,为秦王、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掌领帐内,侍卫陪从。设官有统军、长史、录事及仓、兵、铠曹参军,别将等。贞观后不分左、右。
见“星宿②”。
皇帝之长孙。历代有于太子死后册立太孙、定为储君者,如明太祖于太子标死后,立允炆(后为建文帝)为皇太孙。
官名。金代置,为内侍散官阶,秩从四品中。元改称中引大夫。
即“提刑按察使司”。见“按察司”。
同锾。古重量单位。其制今已不详。或疑为齐制:一锊为六又三分之二两。《周礼·冬官考工记·冶氏》:“重三锊。”郑玄注:“锊,锾也”,“今东莱称,……三锊为一斤四两(十六两为一斤)”。又据考古资料,战国时在
明代于民养官马地区佥发民户充当之一种职役。洪武二十八年(1395)规定每群长下选聪明子弟二、三人,习学医疗马匹之术,为马匹治病。成化八年(1472)规定,州设二名兽医,县设一名,任期一年,岁终交替。实
又译嫩秃兀赤、侬独赤。《元朝秘史》汉译“管营盘的”。经始牧地官员。蒙古语“奴都”即“农土”,指牧地、封地、疆土。“赤”言“者”,意谓执掌某事之人。
匈奴官名。西边日逐王置于焉耆、危须、尉黎间,掌诸国赋税。匈奴视诸国为僮仆,故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日逐王降汉,汉使郑吉为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僮仆都尉由此罢。